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取硝基苯时应将温度计插入水中 |
B.蔗糖水解时应用浓硫酸作催化剂 |
C.用盐析法分离油脂皂化反应的产物 |
D.合成腈纶的单体是丙烯腈 |
英国赫瑞瓦特大学陶善文博士研究出以尿素为动力的燃 料电池新技术。用这种电池可直接去除城市废水中的尿素,既能产生净化的水,又能发电。尿素燃料电池结构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描述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H+移向负极 |
B.该装置还可以将电能转化成为化学能 |
C.理论上电池工作时,每消耗67.2L O2时,可以净化2mol CO(NH2)2 |
D.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O(NH2)2+H2O-6e-=CO2+N2+6H+ |
常温下,Ksp(CaS04)=9×l0-6,常温下CaS0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CaSO4饱和溶液中,c(Ca2+)、c(SO42-)对应曲线上任意一点 |
B.b点将有沉淀生成,平衡后溶液中c(SO42-)一定等于3×l0-3mol/L |
C.d点溶液通过蒸发可以变到c点 |
D.a点对应的Ksp等于c点对应的Ksp |
【原创】如图,X、Y、Z、W、R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原子序数是Y的二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X |
Y |
||
Z |
W |
R |
A.原子半径:Z>W>X
B.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气态氢化物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呈酸性。
C.R单质的水溶液中通入WY2后漂白能力增强
D.Z、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改编】合成氨工艺的一个重要工序是铜洗,其目的是用铜液[醋酸二氨合铜(I)、氨水]吸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和CO2等气体。铜液吸收C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Cu(NH3)2Ac+CO+NH3 [Cu(NH3)3CO]Ac;若要提高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及CO吸收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增加Cu(NH3)2Ac的浓度 ②降温 ③加压 ④及时移走[Cu(NH3)3CO]Ac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④ |
下列各组离子或分子能大量共存,当加入相应试剂后会发生化学变化,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选项 |
离子组 |
加入试剂 |
离子方程式 |
A |
NH4+、Fe2+、SO42- |
少量Ba(OH)2溶液 |
2NH4++SO42-+2NH4++Ba2++2OH-===BaSO4↓+2NH3·H2O |
B |
Mg2+、HCO3-、Cl- |
过量NaOH溶液 |
Mg2++2HCO3-+4OH-===2H2O+Mg(OH)2↓+2CO32- |
C |
K+、NH3·H2O、CO32- |
通入少量CO2 |
2OH-+CO2===CO32-+H2O |
D |
Fe2+、NO3-、HSO3- |
NaHSO4溶液 |
HSO3-+H+===SO2↑+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