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的实验,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 )
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cm处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
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⑦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
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 | 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 |
C.④③①⑦②⑥⑤⑧ | D.①②③④⑦⑥⑤⑧ |
关于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样方法常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需随机取样 |
B.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一定要采用标志重捕法 |
C.样方法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 |
D.标志重捕法将标记的动物放回原环境后不能立即进行重捕 |
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时间()
A.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 B.老年个体数量最多 |
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 | D.种群密度最大 |
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错误的是()
A.高浓度2,4-D除麦田杂草 |
B.使用乙烯利促进果实成熟 |
C.利用赤霉素促进芦苇纤维长度增加 |
D.高浓度的生长素培育无子果实 |
淋巴因子在人体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淋巴因子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
B.淋巴因子可以参与体液免疫 |
C.淋巴因子主要通过加强抗体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 |
D.再次感染相同的抗原时,记忆细胞会立即分泌大量的淋巴因子 |
如图为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种调节机制示意图。对有关环节正确的解释是()
A.a、b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B.a和b同时作用于z,对甲状腺激素产生促进作用 |
C.甲状腺激素可对x和y进行反馈调节 |
D.x、y分别表示脑垂体和下丘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