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北半球局部图,图中MN为晨昏线的一段,0点为北极点,MN与经线OM、ON分别交于M、N两点,其中M点位于赤道上,OM与ON的夹角为θ(0°≤θ≤9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若θ为60°则 ( )
A.N点的昼长一定为4小时 | B.N点一定2:00日出 |
C.N点一定位于高纬度 | D.N点有可能位于高纬度,也有可能位子中纬度 |
若ON为定值L ( )
A.二至日,θ最大,MN最短 | B.二分目,θ最小,MN最短 |
C.二分日之后θ逐渐变大,MN逐渐变短 | D.二至日之后θ逐渐变小,MN逐渐变大 |
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读图,完成题。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 )
①地广人稀②气候宜人③交通便捷④矿产丰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
①气温较适宜②位于平原地带③开发历史较长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 )
A.人口密度低 | B.开发了新资源 | C.交通条件改善 | D.市场广阔 |
下图为“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单位:mm),读图回答题。导致图中L地与R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纬度位置 | B.离海的距离 | C.地形 | D.植被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海区属于印度洋 | B.Q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
C.该区域为热带草原景观 | D.油橄榄是该区域主要农作物之一 |
读图,回答题。图中阴影的部分,最可能表示的是( )
A.世界人口最密集区 | B.世界工业集中分布区 |
C.世界商品粮主要产区 | D.世界石油主要产区 |
阴影附近地区可能存在的问题是( )
A.贫困人口集中分布,数量巨大 |
B.外向型经济发达,造成人才外流 |
C.资源生产、加工或运输时,容易造成污染 |
D.过度开垦,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
读世界四个主要大洲年径流总量和人口总量比较图,回答题。四大洲中,人均径流量最多的是( )
A.欧洲 | B.亚洲 | C.北美洲 | D.南美洲 |
北美洲的面积大于南美洲,但年径流量却较少,这主要是因为该洲( )
A.地形较平坦,不利于储水 | B.气候干燥,降水总量小 |
C.海岸线平直,不利于水汽进入 | D.植被稀少,涵养水源少 |
从图中信息可以得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闹水荒的原因是( )
A.水资源总量不足 | B.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
C.水资源污染严重 | D.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
2011年1月30日,第七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隆重召开,开幕式上用风光片展示了哈萨克斯坦南部广袤的沙漠、戈壁滩、北部辽阔的大草原……。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题。亚冬会召开期间( )
A.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 B.阿斯塔纳的白昼逐渐变短 |
C.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变大 |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
哈萨克斯坦( )
A.东南部山地降雪量大,主要受太平洋影响 |
B.自然带的南北差异,主要受热量因素影响 |
C.境内河流均为注入内陆湖泊的内流河 |
D.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与风力作用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