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选修6—环境保抗护】读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回答问题。

(1)示意图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做法有哪些?
(2)生态农业是发展的八大循环体系之一,这里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所给的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舟曲境内多高山深谷,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半山河川地带温暖湿润。海拔在1173至4505米之间,年均气温12.7摄氏度,年降水量400毫米至900毫米。
材料二:我国某地区示意图。

(1)图中A-B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_____区,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为_______。简要分析该地区荒漠化严重的原因。
(2)根据图中的等干燥度线分布状况,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3)图示地区农业生产各具特色,如西宁地区地处湟水谷地,主要发展_____农业;武威所处的河西走廊,主要发展______农业。并分析发展两地农业共同的自然区位优势。
(4)简要分析舟曲泥石流发生的原因。

近30年来,图中某市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2)简析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
(3)从环境因素考虑,分别指出该市钢铁厂和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山东半岛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梯度错位”空间,发展国际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材料二山东半岛、日本、韩国位置图

⑴日、韩两国出现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⑵山东半岛成为日韩产业转移承接地的自然地理区位优势有哪些?

阅读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3)当A国盛行西北风时,B国北部盛行____风。(1 分)
(4)全球变暖对上述两国沿海会产生什么影响?各国政府为遏制全球变暖应采取什么措施,至少回答出三条?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非阴影部分表示昼)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日,当a地日落时,北京时间为____月____日_____时。
(2)此日,在赤道上,属于东半球且位于白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日之后的三个月,北极圈内的极昼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b点的地方时是9点 B.图中a、b两点经度相差90°
C.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D.图中d、a、e所在的是晨线

E.直射点位于(23°26′N,105°E) F.此时,南极长城站可能出现白夜现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