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95年,威廉二世宣布:“德意志帝国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这番话的实质是:
A 加强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    B 与英国在全球进行经济竞争
C 发展工业,使德国成为世界工厂    D 推行殖民扩张,控制全世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学界开通到女流,金丝眼镜自由头。皮鞋黑袜天然足,笑彼金莲最可羞”。这首《竹枝词》所描述的情景开始于

A.18世纪中期 B.19世纪初期 C.19世纪后期 D.20世纪中期

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

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B.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 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梁启超在1922年这样认为:“孟子常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这句话可以说是代表旧史家之共同观念。……我们平心一看,几千年中国历史,是不是一治一乱的在那里循环?何止中国,全世界只怕也是如此。埃及呢,能说现在比‘三十王朝’的时候进化吗?印度呢,能说现在比优波尼沙昙成书、释迦牟尼出世的时候进化吗?……又如汉、唐、宋、明、清各朝政治比较,是否有进化不进化之可言?所以从这方面找进化的论据,我敢说一定全然失败完结。”在这里,他想要强调的是

A.前代胜于当代,昨天胜于今天,历史在倒退
B.“治乱论”比进化论更适合解释某些历史
C.一治一乱的史观适用于古代而不适应于当代史
D.古代史学观点通常缺乏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

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写道:“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以下观点与粱启超的认识不符的是

A.思想的觉醒是革命成功的前提 B.旧的思想观念不可能运用于近代新制度
C.革命成功已促成全人格觉醒 D.全面性的结构变革是近代化的必由之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