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右图所示两个实验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
B.甲实验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
C.乙实验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
D.甲、乙实验只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
掌握物质的分类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指出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A.HCl | B.KOH | C.MgO | D.CaCO3 |
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
B.在t℃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
C.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提纯a |
D.a、b都属于易溶物质 |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溶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
溶液甲 溶液乙
溶液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 |
B.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C.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
D.溶液丙若再蒸发5 g水,析出的晶体质量一定等于2 g |
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少量晶体析出。在此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如图,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的摆放在实验桌上。做“硫酸的性质”的实验时,某同学取用BaCl2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