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组成和配制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右图为氯化钠、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氯化钠溶液中的溶剂是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约为 g。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氯化钠的溶解度。(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
(2)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用不纯的氯化钠固体(含有的杂质CaO)来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实验的流程图如下:
①溶液A中的溶质为 。
②操作II的名称是 。
③过量稀盐酸加入到溶液B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________________。
(2)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由此说明水是由和组成。
(3)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洁精的作用。
化学就在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①甲烷②熟石灰③一氧化碳④硝酸钾⑤氢气中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对应的空格内。
(1)最简单的有机物是。(2)有毒的物质是。
(3)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4)可用于化学肥料使用的是。
(5)可以做清洁燃料的是 。
(10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相关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 a 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3)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4)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如图)
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选填字母);
a.1→2→4→3 b.2→1→3→4
c.4→3→1→2 d.3→4→2→1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由图一可判断,该反应的实验过程是按照图二中的(填“图甲”或“图乙”)来进行的。
(2)图一中A、B、C三点表示的溶液,两种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点,加入紫色石蕊试液会呈现红色的是点的溶液,此时溶液中的含有的阳离子是。
(3)加了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的生成物,小军的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过程:先按图甲操作,振荡后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出现白色沉淀。得出结论:证明生成了氯化钠。小明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合理的解释是。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人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填“甲”或“乙”)。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P点表示的含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