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稳定遗传的灰身果蝇种群中,出现了一只黑身雄果蝇。假如已知黑身是隐性性状。请设计实验,判断黑身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
(1)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一代表现型为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计后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单菌落,可用法或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 ℃培养箱中培养24 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
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选用抗生素。
某同学为了研究环境中重金属元素对生物的污染情况,分别测定了池塘和草原生态系统中某重金属元素在各种生物体内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回答问题。
生物及环境因素 |
重金属质 量分数/% |
生物及环 境因素 |
重金属质 量分数/% |
|
土壤 |
0.01 |
池塘水 |
0.02 |
|
猫头鹰 |
12 |
浮游植物 |
0.5 |
|
食虫鸟 |
5 |
浮游动物 |
2 |
|
昆虫 |
0.2 |
大鱼 |
10 |
|
草 |
0.02 |
小鱼 |
5 |
(1)请分别写出两个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池塘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2)重金属元素在这两条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体内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3)出现这种现象,你认为合理的假设应当是
。
(4)在上述池塘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在上述草原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5)人如果误服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原因是,采取解毒的相应措施是可服用大量的(选填:A.水;B.食盐水;C.牛奶;D.蛋清;E.豆浆)(多选)。
回答下列与生态学有关的问题:
(1)某人将未经检疫的外来鱼类和水草大量引进某水域生态系统后,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的关系。
(2)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下表。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
种群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重金属含量(μg/kg 鲜重) |
0.003 7 |
0.003 7 |
0.035 |
0.035 |
0.34 |
据表中数据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最高营养级属于第营养级。
(2)乙和丙的种间关系是。
(3)为了调查该生态系统中乙种群数量,某研究小组捕获了100只乙,经标记后放回。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100只,其中有10只带有标记。在该生态系统中,乙的种群数量大约为只。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部分,其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和分解者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验证其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在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锥形瓶中加等量的水(1、2号加清水,3、4号加少许河泥)、同样的金鱼、等量的金鱼藻(2~4号),用橡胶塞塞紧。1~3号放在阳光下,4号放入黑暗的纸箱中。(均放于室温20 ℃条件下)
(1)1号瓶中的金鱼与4号瓶中的金鱼相比生活时间长。因为。
(2)上述1~4号瓶中瓶中金鱼生存时间最长。因为
。
(3)1、2、3号锥形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3、4号锥形瓶相比较,生态系统的成分中不同的是。
(4)4号锥形瓶中的鱼存活时间最短,说明是生态系统根本的能量来源;3号锥形瓶的鱼最后也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5)2号与3号对照,能否说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若不能,如何设置实验才能证明?。
(6)本实验所得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