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2009年2月28日下午3时与网友在线交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政府这种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的做法( )
①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力 ②能够使决策反映民意,做到决策利民
③体现了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④有利于引导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在世界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国内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等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1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继1998年我国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转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之后,再现“一松一稳”的调控组合。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 | B.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穿棉布衣服还是化纤衣服?坐电梯还是爬楼梯?开车还是走路?在一部分人眼里,这不再是随机的选择而是严肃的生活态度问题,因为他们追求的是“低碳”的生活方式。目前,有许多人正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小改变,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②人们对低碳生活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③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④不同生活态度决定了不同的生态价值观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2010年5月20日,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在实验室里创造出世界首个人造生命细胞。此项成果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支持者认为,未来合成基因组可用于开发清洁燃料、新疫苗及廉价药品;反对者则担忧,人工合成的生物系统可能会引发生态灾难,甚至会被恐怖分子利用。这说明
①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把握事物发展的各种条件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矛盾既对立统一,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一方面,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所以要“积极”、“灵活”;另一方面,现在我们面临的通胀压力很大,要防止经济过热,所以要“稳健”、“审慎”。这启示我们
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B.要勇于挑战和敢于创新 |
C.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2010年的中国,经受了一次次历史罕见自然灾害的挑战:西南大部旱魃逞凶、多条江河洪浪翻滚、东南沿海台风肆虐、西北高原震情又起、山区峡谷泥石流穿村毁城……。人们在一次次执著与失败中思考着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方能与自然和谐共进。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