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在人体中是由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几乎能抵御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传统生产方法成本高,产量低,获得的干扰素在体外不易保存。用生物技术手段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请回答相关问题。
(1)利用基因工程生产干扰素,过程是:
①从健康人体外周静脉血分离能合成干扰素的免疫细胞,从中提取 ,经反转录获取目的基因,此过程需要的原料是 。
②用限制酶处理载体和目的基因后,用 酶处理,形成重组载体,该载体的化学本质是 。
③若选择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常用的转化方法使用 处理,使其成为 ,一定温度作用下完成转化。
④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离心后取 (上清液/菌体),经进一步处理获得产物,进行产物鉴定时可采用 技术。
(2)利用蛋白质工程对干扰素进行改造,基本途径是:
预期蛋白质功能→ → →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3)利用细胞工程生产干扰素,思路是:
将相应免疫细胞和瘤细胞融合,筛选 细胞,经细胞培养可获得大量干扰素。
(13分,每空1分)下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该DNA,则放射性物质位于___________(填标号)中。
(2)若利用核酶水解该DNA获得其单体,则断裂的化学键为________________,该键位于(填标号)之间。该酶的本质不是蛋白质,则其化学本质为,用鉴定。
(3)DNA是__________的携带者,而每个个体DNA的__________序列各有特点,决定了生物个体的特异性。
(4)合成DNA所需要的直接能源物质为 (中文全称),简写为 ,结构简式为 ,其中A代表 ,由 和 组成。
如图3-8—12为不同因素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图,A—B代表酶促反应速率坐标(0~100%),A—C代表温度坐标(0~70℃),C—B代表溶液酸碱度坐标(pH=0.1~1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各线段含义提示:例如EH线段表示温度为E时,该酶的酶促反应速率为H)
A.GH线段所代表的酶其最适温度在DE范围内 |
B.FI线段可用来体现胃蛋白酶的作用特点 |
C.据图可说明影响某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还可能有酶的数量和底物浓度 |
D.GH、GI线段所代表的某酶酶促反应速率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温度 |
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
(一)实验假设: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
(二)材料用具:小烧杯、试管、淀粉、碘液、水浴锅、冰箱、蒸馏水、清水。
(三)实验步骤:
①用淀粉和蒸馏水,在烧杯中制备多于6 mL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取唾液若干,并用蒸馏水适当稀释后备用;
③取3支度管,分别编为1号、2号、3号,各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④将1号、2号、3号试管分别放入37℃的温水、沸水、冰块的环境中10 min(水浴锅内加清水,然后加热到需要的温度;冰块可用清水放于冰箱中制备);
⑤向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________,摇匀后放置5 min;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在上面的空白处,补全实验步骤。
(2)步骤④与步骤⑤能否调换顺序?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此实验中,因变量通常用碘液检测,碘液检测的是底物还是产物?____________。该实验中一般不用斐林试剂检测,是因为斐林试剂的检测需要________条件,这将干扰实验的自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14分)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下图表示在一定的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不同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指出 A 、 B 、 C 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 A 是_____________,B 是_____________, C 是______________。
(2)上述三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_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醇、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分)根据反应式ATPADP+Pi+能量,回答下列问题:
(1)ATP作为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在ATP→ADP的过程中,由于断裂而释放出大量的能量。(2)在绿色植物体内,发生ADP→ATP的生理过程是在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的。
(3)在呼吸作用中,反应方向向___________,能量来自___________。
(4)根吸收无机盐离子的过程,反应方向向___________,能量用于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