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在人体中是由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几乎能抵御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传统生产方法成本高,产量低,获得的干扰素在体外不易保存。用生物技术手段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请回答相关问题。
(1)利用基因工程生产干扰素,过程是:
①从健康人体外周静脉血分离能合成干扰素的免疫细胞,从中提取 ,经反转录获取目的基因,此过程需要的原料是 。
②用限制酶处理载体和目的基因后,用 酶处理,形成重组载体,该载体的化学本质是 。
③若选择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常用的转化方法使用 处理,使其成为 ,一定温度作用下完成转化。
④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离心后取 (上清液/菌体),经进一步处理获得产物,进行产物鉴定时可采用 技术。
(2)利用蛋白质工程对干扰素进行改造,基本途径是:
预期蛋白质功能→ → →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3)利用细胞工程生产干扰素,思路是:
将相应免疫细胞和瘤细胞融合,筛选 细胞,经细胞培养可获得大量干扰素。
人体血糖浓度的稳定对于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十分重要。请回答下列问题:4分
(1)正常成人血糖的浓度一般维持在g/L 范围内。
(2)进食后,血糖浓度增加会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该激素能促进肝脏细胞和肌肉细胞吸收葡萄糖并将其合成为糖原,同时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下降。
(3)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又会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该激素可以促使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上升。
(4)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分泌的调节血糖的两种激素表现为作用。
下面是一组探究生物体内主要有机物存在与否的鉴别实验,按表中数字顺序填空
待检物质 |
试剂 |
颜色反应 |
蛋白质 |
双缩脲 |
① |
脂肪[ |
② |
橘黄色 |
③ |
红色 |
|
④ |
斐林试剂 |
⑤ |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想将它移到视野中央仔细观察,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⑴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是________________。
⑵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__移动,这样做的理由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_ __像。
⑶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下图。
①请从下列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中找出与图像c、d对应的是:c________;d________。
A.目镜10× 物镜10× B.目镜10× 物镜20×
②视野最暗的图像________(填序号),图像太暗则应调节________和________。
③选择组合A,目镜10×,物镜10×,所观察到的物像是实际物体的100倍,这个放大倍数是指________(填“长度”、“面积”、“体积”);若A视野中细胞为160个,则换上目镜10×,物镜40×,视野中细胞为________个。
请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分析回答:
⑴上述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种氨基酸组成。
⑵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⑶该化合物由个氨基酸分子失去个分子的水而形成,此化合物准确称为,这种反应叫反应。水分子中的氧来自于__________,氢来自于___________。
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在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处于休眠期的红薯块根与土豆块茎处理30 min后测定还原糖的含量。结果如图:
(1)由图中曲线可知,60℃时红薯还原糖含量最高,原因是。
(2)与红薯相比土豆不含还原糖的可能原因是 。
(3)为了确定土豆中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
①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
②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备选材料与用具:
去掉淀粉与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斐林试剂甲液,斐林试剂乙液,苏丹Ⅲ染液,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试管中加入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2 mL,B试管中加入去掉淀粉和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2 mL。60℃水浴保温5 min。
第二步:向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水浴加温至60℃的溶液。水浴保温5 min。
第三步:将后,向A、B试管内各加入2 mL。然后,50--65℃水浴加热2 min;
实验结果:
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