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人类开发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甚至用现代科技研制出一些能源的替代品,但仍有许多资源短缺、枯竭。据此回答下列各题。造成目前耕地资源减少的因素,叙述错误的是:
A.植树造林占用大量耕地 | B.退耕还湖,土地减少 |
C.滩涂逐渐盐碱化 | D.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 |
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性,主要表现为
A.人类生存空间相对有限 | B.资源供应相对有限 |
C.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 D.人类科技水平还不高 |
读图,回答12~13有关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
B.铁路线均位于西部平原
C.A、B两城市所在的自然带类型相同
D.B、C两城市间的距离超过100千米已知D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其形成原因是
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对流雨
②地处山地迎风坡,容易形成地形雨
③盛行东北季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④沿岸有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A.②④ | B.①②③ | C.③④ | D.②③④ |
图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完成9~11题。A点海拔范围(H)和B地温度值(T)范围是:
A.1500米<H<1800米 6℃<T<7.8℃ |
B.1000米<H<1300米 3℃<T<4.8℃ |
C.1200米<H<1500米 3℃<T<4.8℃ |
D.1200米<H<1500米 6℃<T<7.8℃ |
按照图中的水库大坝设计(坝顶的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则坝长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大约是:
A.500米 200米 | B.500米 100米 | C.50米 150米 | D.50米 100米 |
关于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A.A、B、C、D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水域
B.E、F、G的海拔在750米以上、800米以下
C.铁路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和泥石流
D.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N
读某地局部示意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据此回答7~8题。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A.从东南流向西北 | B.从东北流向西南 | C.从西北流向东南 | D.从西南流向东北 |
若X数值为500米,图中A所在地
A.海拔高于500米 | B.海拔高于600米 | C.海拔低于500米 | D.海拔低于400米 |
读图回答5~6题。从B到C,方向是:
A.先正北再正南 | B.先西北再西南 | C.先西南再西北 | D.先东北再东南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和C同位于东半球 | B.A和D同位于东半球 | C.B和D同位于西半球 | D.A和C同位于西半球 |
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据此回答3~4题。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
A.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 B.降低大气温度 | C.促进光合作用 | 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 |
据观侧,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
A.青藏高原上空 | B.南极附近上空 | C.北极附近上空 | D.北美大陆上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