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城市化进程的本质内容是

A.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数量上升
B.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和集聚
C.城市用地扩展,出现大量人造景观
D.城镇密度加大,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初级产业产品的外销为澳大利亚重要外汇来源之一,近五年来由于降水极少,该国已面临“百年大旱”。权威人士提出“若再没有足够的雨水,将停止大部分农地的灌溉”。据此回答24—25题。

“停止农地灌溉”的措施一旦执行,图中受影响最大的农业地域类型——混合农业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停止农地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

A.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
B.牛羊肉和稻米价格上涨
C.乳品和原油价格上涨
D.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

图,完成21—23题。

图示区域所表示的国家是:

A.印度 B.澳大利亚
C.巴西 D.阿根廷

图中字母M、S、N、W分别表示:

A.谷物种植业、经济作物种植业、热带雨林、综合性工业中心
B.谷物种植业、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
C.谷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
D.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谷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

该国广阔的平原地区并不是主要的经济区,其制约因素是:

A.科学技术 B.人口密度
C.植被状况 D.水文状况

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初步走向示意图

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可能成为主要气源地的是

A.中亚 B.俄罗斯
C.西亚 D.乌克兰

该工程建设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

A.缓解能源紧缺 B.改善水体质量
C.促进减排降污 D.保证能源安全

该表反映了2002~2003年间,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阅读材料
四大经济圈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表(%)


2002年
2003年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珠江三角洲
6
52.1
41.9
5.1
54.6
40. 3
长江三角洲
4.9
49.8
45.3
4.1
52.4
43.5
京津冀
10.0
45.7
44.3
9.5
47.2
43.3
大东北
12. 8
49.7
37.5
12.5
50.4
37.1


四大经济圈2002~2003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
B.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C.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
D.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与其他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A.第一产业比重较低    B.第二产业轻工业比重大
C.劳动力素质比较高 D.生产设备比较先进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工业的比重将上升的是
①劳动密集型工业
②资金密集型工业
③技术密集型工业
④资源密集型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如图为黄河河口处径流量和输沙量年内分配图

如图所示,径流量和输沙量最大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造成径流量和输沙量异常增大的原因是
A.洪水 B.风暴潮
C.调水调沙 D.水土流失
图示径流量和输沙量异常增大的现象,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河床变深 B.河流含沙量变小
C.河口后退 D.扩大灌溉面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