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免一补”政策是指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实施的一项资助政策,主要内容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表明( )
①我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采取措施实现公民受教育的平等权
②对人民负责是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和工作宗旨
③文化职能是国家的重要职能
④公民与国家的和谐关系源于公民与国家具体利益的一致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某国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立即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可见,该国( )
A.政府在重新选举后一定能留任 |
B.国家元首一定是只有礼仪性职责的君主 |
C.国家元首拥有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 |
D.可能是议会制共和制政体 |
恩格斯把历史上存在过的国家分为三种类型,“在古代是占有奴隶的公民的国家,在中世纪是封建贵族的国家,在我们的时代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恩格斯划分国家的依据是( )
A.国家政权的时代特征 | 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
C.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 | D.国家政权的职能类型 |
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 )
A.单一制和多党合作制 | B.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集中制 |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 |
自2011年7月1日起,《社会保险法》正式施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广大人民群众对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了更高的期许,这是立法的经济、社会和群众基础。社会保险制度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和探索,为社会保险立法提供了实践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保险法》出台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材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哲理是( )
①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
②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③人民群众的意愿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舒婷在《人心的法则》中写道:“为一个诺言而信守终生?为一次奉献而忍受寂寞?是的,生命不应当随意挥霍,但人心,有各自的法则”。这段诗所包含的哲理是( )
A.价值实现取决于人们的选择 |
B.人的价值是永恒的 |
C.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
D.价值选择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