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的发光细菌具独特的生理特性,可作为环境监测的指标生物。
I.(1)对发光细菌纯化、培养常用 法接种(答一种)。实验结束后。对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 处理。
(2)通过PCR技术扩增发光基因的三个步骤是: 。
Ⅱ.现利用发光细菌对海水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生物毒性监测,请完善下列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实验原理:细菌代谢正常时,发光强度稳定:当重金属影响到其代谢时,发光会受到抑制,抑制程度用抑光率(发光被抑制的百分率)表示。
实验材料:明亮发光杆菌冻干粉、待测海水水样、2%NaCl溶液、3%NaCl溶液、荧光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细菌发光强度)、试管等。
实验步骤:
(1)配制发光菌悬液:将少许明亮发光杆菌冻干粉和0.5mL 2%NaCl溶液加入5mL小试管中,摇匀。
(2)抑光反应:按照下表配制海水样品稀释液。
组别 |
1 |
2 |
3 |
4 |
5 |
3%N![]() |
|
4.74 |
4.49 |
4.24 |
3.99 |
海水样品(ml) |
|
0.25 |
0.50 |
0.75 |
1.00 |
发光菌悬液(ml) |
|
0.01 |
0.01 |
0.01 |
0.01 |
混合液中海水浓度(%) |
|
0.05 |
0.10 |
0.15 |
0.20 |
①l号试管中应加入:3%NaCl溶液、海水样品、发光菌悬液分别为 mL。
②各试管静置15min后, 。
(3)计算相对抑光率:按照公式T%= 计算各组相对抑光率。
(4)如果测得上述各组相对抑光率如下
组别 |
1 |
2 |
3 |
4 |
5 |
相对抑光率(%) |
0 |
6 |
13 |
17 |
23 |
①请绘制随海水浓度变化相对抑光率的变化曲线。
②根据结果可以判断待测样品 。
分析下图所示家族遗传系谱图,回答有关问题:(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
(1)甲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为性基因。
(2)Ⅱ3、Ⅱ8两者的家族均无乙病史,则Ⅲ10基因型为。
若Ⅲ10与一正常男子婚配,子女同时患两种病概率为,只患一种病概率为。
(每空1分,共10分)苯丙酮尿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遗传病,以下是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受基因Pp控制),据图回答:
(1)该病是由性基因控制的。
(2)I 3和Ⅱ6的基因型分别是和。
(3)IVl5的基因型是,是杂合子的几率是。
(4)III11为纯合子的几率是。
(5)III12和Ⅳ15,可能相同的基因型是。
(6)Ⅲ代中12、13、14都正常,那么Ⅱ7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7)Ⅲ代中11与13是(填亲戚关系),婚姻法规定不能结婚,若结婚生育,该遗传病发病率是。
分析下图所示家族遗传系谱图,回答有关问题:(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
(1)甲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为 性基因。
(2)Ⅱ3、Ⅱ8两者的家族均无乙病史,则Ⅲ10基因型为 。
若Ⅲ10与一正常男子婚配,子女同时患两种病概率为 ,只患一种病概率为 。
)含有32P或31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参与DNA分子的组成,但32P比31P质量大。现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然后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1、2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出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图。由于DNA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在离心管内的分布不同。若①②③分别表示轻、中、重三种DNA分子的位置,请回答:
(1)G0、G1、G2三代DNA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中的:G0 、G1 、G2 。
(2)培养基中需加入ATP,说明 ,培养基中还需加入 。
(3)图中①、②两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分别是:条带① ,条带② 。
(4)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 。
(5)DNA能够准确复制原因: 。
(每空1分,共10分)苯丙酮尿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遗传病,以下是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受基因Pp控制),据图回答:
(1)该病是由 性基因控制的。
(2)I 3和Ⅱ6的基因型分别是 和 。
(3)IVl5的基因型是 ,是杂合子的几率是 。
(4)III11为纯合子的几率是 。
(5)III12和Ⅳ15,可能相同的基因型是 。
(6)Ⅲ代中12、13、14都正常,那么Ⅱ7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
(7)Ⅲ代中11与13是 (填亲戚关系),婚姻法规定不能结婚,若结婚生育,该遗传病发病率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