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石油和;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会产生、N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会形成,破坏环境。
(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且放出热量的是(填字母序号)。
A.浓硫酸与水 B.镁与盐酸 C.碳与氧气
(3)在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①燃烧的是(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序号)。
A.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B.氧气耗尽
C.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②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填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碳捕捉技术”是用足量的NaOH溶液“捕捉”CO2,并将CO2分离、储存,其过程的示意图如下(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
B.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
C.该过程只有1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D.“反应并分离”的过程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蒸发、结晶

关于下列坐标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甲表示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乙表示将相同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C.丙表示在一定量AgNO3和Cu(NO3)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D.丁表示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1中甲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图2中甲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图3中N表示的是乙的溶解度曲线 D.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都会析出晶体

为确认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时,滴加的盐酸是否过量,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所用试剂及判断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实验方案
使用的试剂
判断的方法
A
铁粉
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B
pH试纸
如果pH<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C
硫酸铜溶液
如果有蓝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D
紫色石蕊溶液
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