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今年3月11日日本9.0级特大地震及海啸,加上严重的核泄漏,使日本遭受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尽管中日两国历史关系与民族感情复杂,但是在大灾大难面前,除了中国政府尽一切可能向日方提供必要援助外,中国民间也掀起了一股援助的浪潮,因为,在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中,向来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尽微薄之力奉献大爱。这表明
①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④中国人的道德修养高于其他国家的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技的作用和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两百多年前,《周易》被译介到欧洲。欧洲哲学家和科学家从《周易》卦象中得到启示,提出二进制数学,后来二进制数学成为电子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之一。这一现象说明

A.中华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母体
B.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C.文化的交流、借鉴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D.先进民族文化必然不断取代落后民族文化

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弟子三千,七十二贤”,扩大了儒家文化的传播和影响。这表明
①教育具有传承文化的特定功能②教育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源泉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④教育在人才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在古代中国,人们把理想的社会称为“大同”社会。追求“大同”,曾是一些理想家毕生奋斗的目标。孙中山“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就带有明显的“大同”痕迹。从“大同”到“天下为公”属于传统文化继承中的________继承。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没有意义
②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财富,而不是人类共同财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能够看到
①文化传播有多种媒介和多种手段
②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媒介才能实现
③大众传媒能够完全超越时空局限
④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