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二五”规划和温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发展新能源汽车列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之中。某班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
老师给出了下列图表,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1)图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图2,分析图1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甲组同学研究发现,新能源汽车尽管具有发展前景,但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同学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
(2)结合图表和甲组同学的意见,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谋划策。
乙组同学找到这样一则材料,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技术是电池。国外专家把电动汽车的发展寄希望于锂电池。而中国某汽车企业则打破常规,将原来自己的手机磷酸铁电池专利技术运用于电动汽车领域,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反复实验,开发出比锂电池性能更优异的高铁电池。
(3)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关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该企业汽车电池技术的研发之路。
丙组同学则认为,要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仅关注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这些经济问题,还应该在汽车文明上做文章。并指出,随着我国汽车时代的迅速到来,汽车与环境、汽车与能源等矛盾日益显露;汽车文明的缺乏更是纵容了醉酒驾驶、疲劳驾驶、野蛮驾驶、闹市区飚车等“马路杀手”。
(4)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如何构建汽车文明。
材料一: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材料二:新华社就达赖喇嘛建议“西藏高度自治”的要求发表评论文章称,达赖坚持所谓“大藏区”“高度自治”那一套政治主张,完全违背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不会有出路的。
(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前提是什么?
(2)为什么西藏只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不能实行达赖所说的“高度自治”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是中央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的。《建议》形成的过程,是充分发扬民主的过程,比较好地集中了各方面的智慧。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成为今后五年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结合材料,用学过的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我国的哪些政治制度? (4分)
(2)《建议》为什么是由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由《建议》到《规划》并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行动纲领的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哪些执政方式? (5分)
(3)全国人大审议并通过“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体现了我国国家机构实行什么组织和活动原则?并简述这一原则的表现。(8分)
2009年6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统计法修订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两部法律。会议还任命南英、景汉朝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任命张常韧、柯汉民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1)上述材料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什么职权?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职权?(4分)
(2)全国人大与其常委会之间的关系如何?(6分)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七届五中全会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审议通过了“十二五”规划建议。会议召开之前,中共中央广泛听取各地方、各部门党委和党内同志意见,以集中全党智慧;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广泛征求各民主党派与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等的意见,以吸收社会智慧,对“十二五”规划建议不断修改、充实、完善;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形成“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讨论稿。国务院依据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最后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的?
材料二“十一五”期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619亿元,年均增长13.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014亿元,占全国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31元,分别比2005年提高5328元和1654元。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取得成就的政治原因。
教育公平是最近几年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2010年教育公平备受考验,“浙江高考航模加分”和“重庆31名学生民族成分造假”等事件的曝光,让教育面临着公共信任危机。当前,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乱收费现象普遍存在等方面。在我国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公平分配这些资源,规范学校收费,使老百姓感受到公正,成为近年“两会”代表重点讨论的内容。不少网站开设专栏,让公众参与讨论,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部分公众的观点还成为政府决策的依据。(两小题共12分,答案填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
(1)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有何积极意义?
(2)为防止教育乱收费等现象的发生,公民可以发挥哪些监督形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