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
材料二:“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70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
材料三: 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口号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出现了哪些失误?
(2)材料二中的口号反映出农村生产关系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3)列举“市场经济”这一口号提出过程中的主要事件。为“与国际接轨”,中国政府做出了哪些努力?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回顾过去,警示未来,指引中国的复兴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1895年3月19日在日本马关指出:“此次战争,实获两个良好结果。第一,日本利 用欧洲式之海陆军组织,取得显著成功,足以证明黄色人种亦决不逊于白色人种;第二,由于此次战争,中国侥幸得以从长夜之梦中觉醒,此实为日本促成中国发奋图强。日本有不弱于欧洲各国之学术知识,中国有天然不竭之富源,如两国将来能相互合作,则对抗欧洲列强亦非至难之事。”
——《蹇蹇录》中译本,第131~132页
(1)据材料一,归纳李鸿章对甲午中日战争结果的认识并简要评价。
材料二尽管中国的抗日战争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后已成为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但国共军队牵制了 100万日本军队的事实并没有在后来的历史记录中得到充分重视。……(但)没有中国的抗日战争,二战在欧洲战场的战事会更加扑朔迷离,出现其他变数。
——《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专家米德博士评价中国抗日战争》
(2)指出材料二中米德博士对中国抗日战争地位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形成这种评价的依据。
材料三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 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 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开的一部分;所谓“日蒋条约”是非法
的,无效的,应予废除)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
——1972年9月29日《中日建交联合声明》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的主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在古代雅典,首次实现了公民普遍参与,轮番而治的民主政治。
材料二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三 罗马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指控。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回答问题:
(1)跟上述材料一,简要说明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表现,并分析它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2)据材料二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3)材料三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则?据此谈谈你的认识。 (2)
从秦朝设立丞相到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再到明朝废除丞相;从西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到北宋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1)试根据这些现象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2)对此你又有何看法,试作简要的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不亡何待!——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二 ……自秦始皇置丞相,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明史记事本末》
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唐太宗和明太祖对丞相作用的看法有何不同?结合课本知识,简要概括他们的不同做法。 (12分)
(2)综合上述材料,比较唐朝、明朝两个时期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异同。 (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威廉亲王兵不血刃,半个月就进军伦敦。英国的贵族与议员们组成的协商会议在1689年2月6日通过决议,宣布詹姆士二世“退位”,由威廉和玛丽夫妇作为英国国王与女王共同统治英国。半个月后,伦敦举行了威廉和玛丽的君王加冕典礼,典礼极其隆重。
——引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二、……。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引自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材料三、下图是美国费斯特拉教授向学生讲解《1787年美国宪法》中的课件中关于“三权分立”示意图
材料四、“各州选举人应具有该州议员之选举人所需资格。……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须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引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阅后回答:
(1)材料一是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权利法案》都限制了英国国王的哪些权力?(3分,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3)假如你是费斯特拉教授,请你向学生简要介绍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中三权分立的情况。
(4)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的积极性和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