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主要表现在( )
①开启了政治变革的序幕 ②创办起中国的近代工业
③迈出了教育近代化的步伐 ④推动了生活方式和习俗的改革
|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下表为我国l957—1960年间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量(公斤),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
粮食 |
植物油 |
猪肉 |
||||
| 1957年 |
203 |
2.4 |
5.1 |
||||
| 1960 |
163.5 |
1.85 |
1.55
|
1947年,上海五家印制钞票的印刷厂一分钟印制1600万元的纸币,日夜赶制仍不能满足需要。后来,国民政府只好发行10万元的大钞。这给民族工业带来的影响是
| A.提供了更多的民族资本 | B.使民族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
| C.减轻了官僚资本的压迫 | D.使民族工业遭到了致命打击 |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
荫”。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是指
| A.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 | B.重工业和轻工业 |
| C.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 | D.国家富强和新的经济因素及阶级力量 |
“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他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这段材料说明的是
|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
| C.垄断形成并不断发展 |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个先进国家“遍地开花”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 | B.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
| C.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 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