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1)①地区草地退化严重,其自然原因是 ,该地区淹没在沙漠中的古代文明遣址有 。
(2)①一②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比较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
(3)③④⑤三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是 ,原因是 。
(4)④⑤地区也是我国酸雨影响严重的地区,酸雨对土壤的危害是 。请你为该地区酸雨的防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 , 。
(2)目前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属于 (集中紧凑式或分散疏松式)。M、P、Q中 处是高级住宅区。
(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 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读下表(单位:亿人),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从表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 ,水平 。
(2)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国家出现的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称为
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
任答2点得分)。
年份 |
发达国家人口 |
发展中国家人口 |
||
城市 |
农村 |
城市 |
农村 |
|
1920 |
1.1 |
5.6 |
0.8 |
10.7 |
1940 |
3.6 |
4.8 |
1.56 |
13.6 |
1960 |
4.8 |
6.1 |
3.6 |
15.6 |
1980 |
7.9 |
4.4 |
6.2 |
25.9 |
2000 |
11.1 |
4.4 |
20 |
24.4 |
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8分)
(1)图中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是死亡率下降最快的是(填字母).
(2)图中处于过渡人口增长模式阶段的是(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3)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计算方法是。
(4)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阶段(填字母)。
(5)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向图中代表的(填字母)模式转化。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工作的而取得的。
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和部分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表,回答有关问题
国家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韩国 |
1.5 |
0.6 |
0.9 |
尼加拉瓜 |
3.7 |
0.6 |
3.1 |
中国 |
1.71 |
0.66 |
1.05 |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其计算方法是。
(2)A阶段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是: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属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型”阶段。
(3)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处于低增长阶段的是(填出字母)。
(4)对照表中数据,韩国、尼加拉瓜、中国分别处于图中的、、(填写字母)阶段,就人口再生产类型而言,韩国是典型的型,其特点是、、,我国由于大力开展工作,人口再生产类型已成为型。
读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表,分析回答:((每空1分,共9分)
世界 |
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
城市人口(亿) |
城市化水平% |
城市人口(亿) |
城市化水平% |
城市人口(亿) |
城市化水平% |
|
1950 |
7.34 |
29.2 |
4.47 |
53.8 |
2.87 |
17.0 |
1960 |
10.32 |
34.2 |
5.71 |
60.5 |
4.60 |
22.2 |
1970 |
13.71 |
37.1 |
6.98 |
66.6 |
6.73 |
25.4 |
1980 |
17.04 |
39.6 |
7.98 |
70.2 |
9.66 |
29.2 |
1990 |
22.34 |
42.6 |
8.77 |
72.5 |
13.57 |
33.6 |
2000 |
28.54 |
46.6 |
9.50 |
74.4 |
19.04 |
39.3 |
2010 |
36.23 |
51.8 |
10.11 |
76.0 |
26.12 |
46.2 |
(1)发达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_______%,从1980年—2010年,将上升______%.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发展中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了____%,从1980年—2010年,将上升____%.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城市人口数看,在____________年代内,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逐渐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到2000年,两者之比约为____________,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