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的城市发展走的是“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过程;城市集中了大量的以加工、组装业为主的中小企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7年深圳龙岗区某局对已经搬迁的和计划搬迁的企业进行调查,发现受土地资源限制、政策调整、旧城改造、高成本等因素影响而搬迁的企业达22家,占了已知搬迁原因的66.7%。
材料二:东莞某银行通过初步调查,发现2007年上半年,全市共有486家企业关停或者搬迁,其所属行业和迁移企业的主要去向如下图所示。
材料三:产业类型与产业价值链的关系图
(1)简要说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2)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面对高成本,“珠三角”的企业开始寻找新的生存空间。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企业迁移的原因和特点。
(3)结合材料三,阐述“珠三角”地区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0分)
(1)甲地的地质构造属于________,简述该地地貌的成因。(8分)
(2)乙地地貌类型为________,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8分)
(3)简述丙地地貌的形成原因。(6分)
(4)分析丁地区聚落分布集中的原因。(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下图为北极地区的两个著名岛屿和两岛屿西岸两个城市的气候资料示意图。
材料二 2012年7月2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7月8日到12日短短4天内,A岛冰盖表层的融化面积从占整个表层的40%突增至97%。
(1)根据两个岛屿西岸城市的气候资料示意图,分析两城市气候的差异及原因。(16分)
(2)分析B岛屿的主要气候类型并分析其原因。(8分)
(3)A岛冰盖大量融化可能对周围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4分)
根据材料和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8分)
希望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至18:00的温升数据并绘制了图1、图2(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
材料一 几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
下垫面 |
道路(沥青) |
混凝土 |
砖 |
石 |
吸收率 |
0.8~0.95 |
0.65~0.9 |
0.6~0.8 |
0.65~0.8 |
下垫面 |
土壤 |
沙漠 |
草 |
水 |
吸收率 |
0.6~0.95 |
0.55~0.85 |
0.74~0.84 |
0.9~0.97 |
材料二 图1中小区1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2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
材料三 图2中小区3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3 m/s;小区4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2.5 m/s。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升的影响及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8分)
(3)分析该实验小组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10分)
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构成表,完成有关问题。(28分)
年份 |
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
城市人口(亿) |
农村人口(亿) |
城市人口比重(%) |
城市人口(亿) |
农村人口(亿) |
城市人口比重(%) |
|
1920 |
1.1 |
5.6 |
16.4 |
1.5 |
10.7 |
12.3 |
1940 |
3.6 |
4.8 |
42.9 |
1.6 |
13.6 |
10.5 |
1960 |
4.8 |
6.1 |
48.0 |
3.6 |
15.6 |
18.8 |
1980 |
7.9 |
4.4 |
64.2 |
6.2 |
25.9 |
19.3 |
2000 |
11.1 |
4.4 |
71.6 |
20 |
24.4 |
45.0 |
(1)根据表中数据绘出1920~200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折线图。(10分)
(2)依据资料比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异同。(10分)
(3)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相反的人口流动,此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工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28分)
(1)该城市工业区分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8分)
(2)近年来该城市经常受到因燃烧小麦秸秆而造成的雾霾天气影响,其最容易出现在________月。(5分)
(3)简述工业园区的建成对该地区城市化产生的有利影响。(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