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甲、乙两大农业生产基地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乙基地主要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__
(2)与乙基地相比,图中甲基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有
(3)简述甲基地A、B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4)甲、乙两大商品粮基地发展潜力较大的是_______商品粮基地,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图,完成以下要求:
(1)A点在D点的方向,B点在C点的方向,C点位于D点方向。
(2)若绘一张与此图图幅相等的北京市政区图,那么这两张图哪张图的比例尺大?。
(3)6月22日这天A、B、C、D四点,何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何处白昼时间最长?。
(4)A点终年受气压带控制,多雨,B点终年受气压带控制,多雨。
(5)C、D两点都位于海洋上,何处盐度最高?,试述其形成原因:。
下图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表示A、B、C、D四个地点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
(1)A、B、C、D四个地点按纬度值的大小,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2)四个地点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的幅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3)7月上旬四个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此后10天中白昼时间逐渐增长的地点是。
如下图所示为6月22日A、B、C、D、E五个地点 昼夜长短示意图,据图回答:
(1)五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填字母)
(2)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左偏的地点是;
(3)可能见到极光现象的地点是;
(4)处于夏季的地点是;
(5)过3个月后,5地中的地昼夜情况将变为B地的昼夜情况;
(6)按纬度由北向南排出五地的顺序。
读“世界荒漠带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A荒漠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___为基础的。
(2)图中B荒漠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C地区没有形成荒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B、D、E三荒漠带直逼海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达3600万平方千米,并仍以每年5000~7000平方千米的速度在扩大。世界荒漠带扩大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有学者依据当今世界油气储量、产销特征和政治经济发展前景,将全球油气地缘经济格局划分为“石油心脏地带”“内需求型地带(进、出口量均较少)”和“外需求型地带(进口量较大)”。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国家中,位于图中石油心脏地带的有
A.阿联酋 | B.埃及 | C.德国 | D.俄罗斯 E.澳大利亚 F.中国 G.加拿大 |
(2)根据日本和英国的石油开采和使用状况,它们分别属于哪种油气地缘经济格局?
日本:_____________;英国:_____________。
(3)美国国内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为什么还要将其列入“外需求型地带?”
(4)巴西和法国为了减少石油进口数量,在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分别采取什么措施?
巴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