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曾从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的272箱辣椒昔中检验出含有“苏丹Ι”型色素是一种人造偶氮苯类化学制剂,在人体内可形成二苯胺,二苯胺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科学家通过实验
发现,“苏丹Ι”会导致鼠类患癌,癌变部位具明显肿块,它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也显现出可能致癌的特性。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苏丹红作为生物组织染色剂,用它对大豆子叶叶染色镜检,可被染色的成分或结构是( )
A.多糖 | B.蛋白质 | C.油滴 | D.核酸 |
(2)利用苏丹Ⅲ或苏丹Ⅳ对(1)中的答案选项进行染色的颜色反应分别是 。
(3)为了证明“苏丹Ι”具有强烈的致癌性,某学校课外小组的同学做了一个实验:
实验课题名称: 。
材料用具、药品:生长状况一样的健康小白鼠12只、“苏丹Ι”、解剖盘、解剖剪、放大镜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 。
第二步: 。
两组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 。
预期结果及结论:
。
下图为雌性高等动物性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性激素分泌活动的调节枢纽是_______________。
(2)促性腺激素可以调节②___________的分泌活动。
(3)雌激素能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
(4)孕激素能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发育,为___________着床准备条件。
(5)当血液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达到一定水平时,反过来会影响_______________和①____________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
(1) 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
(2) 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 已知A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 _____(收缩/不收缩);刺激b处,肌肉 _______(收缩/不收缩)
下图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人体内环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即图中的标号 等部分。
(2)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是如何从毛细血管到达细胞的(用图中的标号和箭头表示)
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从组织细胞到达毛细血管的(用图中的标号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植物,红花和白花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细叶和宽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图1所示为甲、乙、丙三植株体细胞中这两对基因及有关的染色体组成。甲和乙植株杂交,后代全为红花雄株,且宽叶与细叶各占一半;甲和丙植株杂交,后代中雌株全为红花宽叶,雄株红花宽叶与红花细叶各占一半。请分析回答:
(提示:上述两对基因中有一个基因还具有致个体或花粉或卵细胞死亡的效应。)
(1)植株甲、乙的表现型分别为 。
(2)甲、乙杂交后代只出现雄株的原因是 。
(3)该种植物各种可能的杂交组合中,杂交后代中aaXBXb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 (答基因型)。并用遗传图解写出杂交过程。
(4)甲乙杂交后代中一变异植株丁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2所示,这种变异类型称为 ,这种变异 (可以/不可以)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为了进一步验证丁的基因组成,可选择与植株 (从甲、乙、丙中选择)进行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
以下是一个测定某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实验:
说明:若a管溶液浓度上升,蓝色液滴将在b管的无色溶液中下沉;反之蓝色液滴将上浮;若a管溶液浓度不变,蓝色液滴将均匀扩散。
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
a1、b1 |
a2、b2 |
a3、b3 |
a4、b4 |
a5、b5 |
a6、b6 |
蔗糖溶液浓度 |
0.125M |
0.025M |
0.05M |
0.1M |
0.2M |
0.4M |
液滴沉浮情况 |
下沉 |
微下沉 |
均匀扩散 |
微上浮 |
上浮 |
明显上浮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原理是:略
(2)本实验的结论是:
(3)本实验不同组别间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4)若在某组a试管中的植物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则在第③步操作中,将发现蓝色液滴 。
(5)在操作正确情况下,若发现在所有的组别中蓝色液滴都上浮,则实验应该如何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