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分析回答:
Ⅰ.下图甲是腊梅绿色植物细胞代谢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图乙是该植物置于密闭容器内1小时CO2的变化曲线图(标准状况)。
(1)图甲中细胞器a是________________,物质⑤是__________。
(2)图甲中细胞器c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乙分析,在15℃、lklx光照条件下,该植物5小时内光合作用固定CO2____mL;单位时间内A点产生氧气_______ B点(填大于/小于/等于)。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以O2吸收量为观测指标,在图乙中画出该植物在密闭容器内15℃条件下1小时O2的变化曲线图。
(4)腊梅是一种先花后叶植物,梅花花芽的形成标志着_________生长的开始,开花所需有机物最终来自__________。“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开花之前需要经过低温诱导,高温、缺氧和缺水均可解除这种诱导作用,所以影响梅花开花的生态因素有____________等。
(5)花期过后,绿叶复出,有人做了如下实验,给植物提供14CO2,光照一定时间(从1秒到数分钟)后提取产物并分析。发现仅仅30秒的时间,CO2就已经转化为许多种类的化合物。要想探究CO2转化成的第一个产物是什么,可能的实验思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请分析回答植物激素与植物生命活动的相关问题:
(1)下图甲表示乙烯促进离层细胞合成和分泌酶X的过程,酶X能够水解离层细胞的细胞壁导致叶柄脱落。图乙表示叶柄离层细胞两侧(近基端和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与叶片脱落关系。
①图甲中,参与酶X合成和分泌过程且含核酸和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②已知生长素在叶柄内是从远基端向近基端进行极性运输,通过对乙图分析,该运输过程对乙烯的合成有___________作用。
(2)将小麦种子浸润萌发,下图表示根部正在发展,从区域A剪取10mm长的根段,配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在每一种溶液中放入相同数量的根段,浸泡两天后测量根段长度并计算平均值(如下表)。
生长素浓度(ppm) |
两天后根段的平均长度(mm) |
0 |
12.0 |
10-5 |
12.3 |
10-4 |
12.8 |
10-3 |
12.3 |
10-2 |
11.2 |
10-1 |
10.6 |
上表数据________(能/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从上述表中可知,分别用生长素浓度为10-5ppm和10-3ppm处理根段,两天后的长度基本相同。假设用某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根段,两天后的根段长度为12.3mm左右,为确定该浓度是10-5ppm还是10-3ppm,请你补充下面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将该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_________后,处理同样的根段;两天后测量根段的长度。如果_________,则说明该浓度为10-3ppm。
(1)研究人员将S1和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和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的变化如A图和B图所示:
①S1种群与S2种群的关系是________。
②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T1、T2的交替变化,S1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C图,S2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怎样?试在C图的坐标中表示出来。
(2)科研人员对海洋中的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①在________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净增长量最大;在________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
②该图所示的原理在海洋生物捕捞中有什么指导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1)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着重要意义,试举一例:________。
(2)如图表示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双子叶草本植物苦荬菜种群密度调查时确定的小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
(3)下表是该班级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则该块地中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
组别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株数/m2 |
0 |
2 |
3 |
3 |
4 |
12 |
4 |
2 |
3 |
3 |
甲、乙两个水池中各有由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请据图回答:
(1)每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条食物链。
(2)为增加甲水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向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一段时间后,水面长满了浮萍,水草、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轮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
(3)为促进生物量的增加,乙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一段时间后,池中绿藻爆发,其他4种生物陆续死亡,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缺少。不久,绿藻也大量死亡,水体发臭。导致水体发臭的生物因素是。
(4)假如鲫鱼的1/4食物来自绿藻,1/2来自轮虫。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为200KJ,那么其中直接来自绿藻和轮虫的能量分别为KJ和KJ。
(9分)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南京中山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
(2)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
等级 |
a级 |
b级 |
C级 |
d级 |
e级 |
高度(cm) |
h≤10 |
10<h≤30 |
30<h≤lOO |
100<h≤300 |
h>300 |
数量(株) |
120 |
62 |
32 |
16 |
6 |
根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卡上的坐标图中画出该种群各级别的植株数量柱状图。
(3)由表可以看出,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构属于型。
(4)研究表明,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从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
和关系。
(14分)右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主要包括①至⑤五个过程,其中TRH及TSH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1)常温下,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将______,这种调节属于______调节。
(2)寒冷刺激后,图中过程________的活动较其它过程更早增强,过程_______产生的激素可作用于肝细胞,使其代谢产热量增加。
(3)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正常人体会立刻感觉到冷,请根据反射弧有关知识写出冷的感觉是如何产生的?
(4)有一种疾病是体内产生了大量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而充当TSH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_________(增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