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人曾经有这样的高度评价:“太白绝句,每篇只与人别,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作,体格无一分形似。奇节风格,万世一人。”这两篇送别的对象不同,情景不同,背景不同,心情不同,诗便不同。这体现了:
①主观活动应从实际出发                 ②艺术创作来源于主观想象
③思维的对象不同则内容不同             ④思维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从哲学启示我们()

A.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C.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现有好资源
D.要保护环境

“没有一件乐事能与站在真理的高峰目睹下面谷中的错误、漂泊、迷雾和风雨相比拟的了。”这表明( )

A.追求真理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
B.追求到终极真理是人生乐事
C.要在实践不断检验和发展真理
D.认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和占有真理

即使像1+1=2这样简单的公式,也有它不成立的地方。例如在布尔代数中,1+1=0。而布尔代数在电子线路中却有着广泛的应用。这说明()

A.人的认识只能是近似正确的 B.真理的客观性是相对的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A.普遍性 B.客观性 C.绝对性 D.相对性

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话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
C.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
D.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就越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