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 《经济学常识》
凯恩斯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直接产物。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经济危机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70年代西方国家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遇到了极大的挑战。80年代开始,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市场经济模式逐步形成,一些经济学家主张其他国家也应采纳这一模式。但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陷入了近3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事实证明,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 联系材料,分析说明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道理。
(2) 鉴于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说明我国应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材料一:2011年4月8日美国临时预算即将到期之前,代表民主党的奥巴马总统与控制众议院的共和党在预算削减幅度方面一直存在分歧:民主党要求减少330亿,共和党主张至少减少400亿。两党为了70亿,宁可冒着让政府关门的风险也不愿让步。在距离临时预算到期仅一小时的最后时刻两党达成一致。
材料二:2011年3月10日,吴邦国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强调中国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确保国家一切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
(1) 有人认为:“这次联邦政府关门幸免于难,是两党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暂时妥协。”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 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实行西方的政治制度?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我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杜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十八大进一步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集中表达。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使其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美德总体而言具有内在契合性,即中华美德作为中华人文精神的当代传承的表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然组成部分。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杜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落实到人民的行动中。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能够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2)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文化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作用提出两条建议。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弘扬和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日前,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建设不断适应时代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平台。利用好现有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等文化惠民工程的数据资源成果,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
材料二:自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以来,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和风尚。古往今来,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无关官民,只关德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连着民风,民风连着国风。以家风为基,民风做本,基本坚固,国家才能昌盛。当下,求解困扰全社会的信任危机、道德危机、信仰危机等困境,重新发现并挖掘家风文化的价值,无疑是一条非常现实的路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我国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平台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相关知识,谈谈挖掘家风文化的意义。

珠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为人类计算带来巨大便利,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3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算盘的胚胎期远在万年前上古时期,比中国文字产生还早。到12世纪,中国珠算体系已相当完备,并在商界广泛运用。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教育被排除在义务教育之外,有人曾预言“珠算该进博物馆了”。上世纪50年代末,江西某小学尝试珠算与数学中的笔算、口算结合进行“三算”教学实验,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珠心算教育,极大地开发了儿童智力、简化了数学教育,人们重新认识到了珠算的新功能。人们更深入研究发现,珠算与电子计算机,各有各的功能,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把珠算符号化并内化脑中后,运用于现代科技中,能够培养适应现代技术需要的人体智能。然而,目前我国珠算文化的普及推广还任重道远。对此,有识之士疾呼:不要丢了珠算!
运用文化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不要丢了珠算”的原因。

材料一:近日,某网站对家庭目前投资理财方式和当前投资理财品种数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全球知名投资管理公司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发布《2014年全球投资者情绪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投资者对2014年的股票市场有喜有忧,81%表示乐观,19%的受访者则预期股市将会下跌。与2013年调研结果相比,投资者提出了两大风险因素,分别是中国资产价格泡沫破裂,以及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中国投资者对2014年股票市场的信心开始显现下降的迹象。
(1)材料一中图1、图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面对股市“股票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警示,请你分析为什么股市有人喜、有人忧。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新的时代背景下更要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如何让劳动体现应有价值,成为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只有坚持公平正义,让每个劳动者公平分享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才能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新时代的劳动者”的知识谈谈新的时代背景下更需要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