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被宰杀后,鱼肉中的三磷酸腺苷(ATP)经过降解生成对鱼肉鲜味贡献最大的物质——肌苷酸(IMP),但是在酸性磷酸酶(ACP)作用下该物质会进一步降解导致鱼肉鲜味下降、风味变差。为了研究鱼类的保鲜方法,研究者从常见淡水鱼(草鱼、鮰鱼和鳝鱼)的肌肉中分离纯化得到ACP。并对该酶活性进行了系列研究。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分析回答问题。
表 ACP在不同浓度金属离子中的相对酶活性
金属离子 |
浓度(mmol/L) |
相对活性(%) |
||
草 鱼 |
鮰 鱼 |
鳝 鱼 |
||
Na+ |
30 |
100.83 |
101.47 |
96.03 |
Zn2+ |
1 |
112.38 |
116.06 |
158.13 |
Ca2+ |
S |
65.2l |
96.18 |
88.18 |
(1)鱼肉保鲜的思路在IMP降解前能有效 ACP的活性。据图1可知,草鱼ACP活性的最适pH为 ,pH 都会导致ACP活性明显降低。
(2)据图2可知,3种鱼中ACP最适反应温度最低的是 ;反应温度超过60℃与pH低于3.8,对鳝鱼肌肉ACP活性影响机理 (相同/不同),原因是都会破坏ACP的 。
(3)由表可知,对ACP活力有激活作用的元素是 ,可以通过在鱼肉中添加微量的
来抑制鱼肉鲜度的降解。
右图是反射弧模式图,据图填空:
12
34
5
右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填空:①是②是
③是④是。(填液体名称)①②④统称。
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食物网部分图解,请回答: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成分结构和营养结构,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和营养结构分别是()
A.食物链、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食物链食物网
C.食物链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食物链食物网
(2)鹰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营养级。鹰与蛇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和。
(3)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现假设该草原面积为M平方米、通过上叙方法第一次鼠捕捉并标记数为a,第二次鼠捕捉数为b,其中含标记鼠为c,则该草原鼠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
(4) 下图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A、B、C、D表示能量流动值。
①.X、Y分别代表。
②.据图可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③.据图可知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A2=B2+C2 B. B=B1+B2+B3C. B2-C2=D D. A=B+C+D
④.若三级消费者增重1Kg,则最多耗费生产者Kg
下图表示人体内两种调节系统的部分结构或关系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若“+”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则图甲中a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①处的激素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作用为_________(用“+”和“-”表示)。
(2)若乙图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Z为突触间隙)
①A代表反射弧的______________,刺激图中的___________位点,可产生缩手反射,该反射过程中,Z处传递的信号的形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在Y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表,给予X点和Y点各一个适宜强刺激,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次数分别为__________次和__________次。
③已知某种药物可以阻断反射活动,为探究其作用机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药物放在Z点,刺激Y点,发现电流表发生偏转,而效应器无反应。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这种药物是通过阻断突触处的信号传递起作用的。另一同学对此实验作了相应的补充,使之更严密。你认为他的补充意见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1)制备疫苗: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活细胞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灭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________________特点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
(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休产生抗体的能力
①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细胞并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病毒再次入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____________免疫和_____________免疫。
②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实验组的处理:接种,一段时间后再接种。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的疫苗。
③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
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要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