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20世纪世界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由图可知,从1950年至1995年:
A.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提高 |
B.欧洲人口出现负增长 |
C.北美洲死亡率下降最快 |
D.亚洲与拉丁美洲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下降 |
“五一”期间,游客乘火车从连云港到乌鲁木齐,沿途所见到的自然景观的更替现象反映了: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规律 |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一些沿海低地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认为世界森林大面积减小会危及其生存空间。以下排序符合其地理事实之间内在联系的是:
①淹没沿海低地
②两极冰川融化
③森林面积减小
④海平面上升
⑤全球气候变暖
⑥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A.③⑥⑤②④① |
B.③⑥②④⑤① |
C.③②④⑤⑥① |
D.③⑤⑥②④① |
如图表示某种地貌类型,据图回答17~18题。图示地貌的名称是:
A.三角洲 | B.沙丘 | C.冲积扇 | D.河漫滩 |
该地貌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风力侵蚀 | B.风力堆积 | C.流水侵蚀 | D.流水堆积 |
该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4~16题。P处陡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 | B.冰川堆积 | C.岩浆活动 | D.断层活动 |
对河湖水资源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是
A.②—①—② |
B.⑨—⑤—⑥—⑨ |
C.②—③—⑤—⑥ |
D.④—⑤—⑦—⑧ |
图中数字③表示的水循环环节为:
A.蒸发 | B.大气降水 | C.水汽输送 | D.地表径流 |
自然界中水循环的原动力是:
A.大气环流 | B.地球引力 | C.气候变暖 | D.太阳辐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