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等容积容器中,用不同条件培养酵母菌时,其种群增长的曲线。三种条件分别为:不更换培养液;不更换培养液但定时调节pH使酸碱度恒定且适宜;每3h定期更换培养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是不更换培养液但定时调节pH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 |
B.该实验表明特定空间的环境容纳量是可以改变的 |
C.该实验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与种群密度、捕食者无关 |
D.若在曲线③所示条件下培养140小时后,调节pH至适宜并继续培养,种群数量将一直维持恒定 |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同化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因细胞呼吸而散失,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
B.乙1→乙2…中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
C.丙中有自养型生物 |
D.甲同化的总能量等于乙和丙的总能量之和 |
实验调查得到某一树林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和能量流动关系的图表。其中丁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总能量,Pn表示生物储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为J/cm2.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Pg |
Pn |
R |
|
甲 |
62.8 |
25.6 |
37.2 |
乙 |
12.5 |
5.7 |
6.8 |
丙 |
464.6 |
186.3 |
278.3 |
丁 |
41.6 |
16.5 |
25.1 |
A.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以表示为 C→A→B→D |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即四个Pg之和 |
C.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率为19.9% |
D.在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可有可无 |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的箭头符号为能量的移动方向,单位为kcal/m2·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0%左右 |
B.分解者可利用来自各营养级转移到(X)的部分能量 |
C.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少 |
D.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16% |
下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有误差的是()
A.B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不一定比A少
B.若M表示各营养级所含的能量, 当MA<5MB时,生态系统可能会崩溃
C.分解者细胞呼吸的产物中有CO2、H20、酒精和乳酸等
D.B、C、D分解释放的能量可以供给A利用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表示能量移动的方向,单位为kcal/(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辐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 |
B.分解者可利用图中A的所有能量 |
C.当人们把生产者当做食物时,比起其他营养级,可获得更多的能量 |
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单向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