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下列反映毛泽东思想的文章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论联合政府》 ②《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③《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④《论人民民主专政》
|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②①③④ | D.②③①④ |
1929年下半年,苏联出现了“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的口号。这一口号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农业集体化运动违背了自愿原则 |
| B.生产关系的变革忽视了生产力水平 |
| C.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高涨 |
| D.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时机还不成熟 |
下列有关苏俄(苏联)农业发展的数据可说明( )。
| 年份 项目 |
1913年 |
1921年 |
1923年 |
1925年 |
|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
9 446 |
6 620 |
7 860 |
8 730 |
|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
379 |
213 |
355 |
424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重大成就
B.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正确和重大成就
C.农业集体化取得重大成就
D.指令性计划对经济造成巨大损害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
| A.强制劳动,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
| B.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
| C.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 |
| 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
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中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
| A.政府实行配给制 |
|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
| 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
| D.消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
以下是十月革命后苏俄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实行的政策
有关这些政策的实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
| B.体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本质 |
| C.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军事胜利 |
| D.有利于建立工农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