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2分)
材料一 当前我国农村和城市发展差距在不断拉大,农民增收门路不多,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消费水平普遍偏低,农民生活质量不高,为了改变命运,很多农村家庭倾一家之力供孩子读书,希望能改变命运。然而在如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招收的新生中,城里学生的比例在上升,农村学生的比例在下降。在清华大学这样的国内一流高校里,10名学生中只有两名来自农村,且比例呈不断下降趋势。
材料二 2010年联合国安理会3月17日通过第l973号决议,授权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3月19日,美英法等国家以利比亚违反联合国有关设立禁飞区的决议为名,发起了军事打击利比亚的行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将持续进行军事打击,直至利比亚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下台。法国方面承认,这一要求超越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授权。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分析促进教育公平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10分)
(2)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系(12分)
(3)假如你是外交部发言人,请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常识的相关道理阐述我国在利比亚问题上的主张(8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扩大居民消费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而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就必须做到三点:第一,让老百姓有钱消费;其次,还得让老百姓敢花钱;第三,还要解决放心消费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影响消费水平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油价上涨到5元/升,约有2%~4%的潜在消费者会放弃购车,而油价涨到6元/升,则有5%~8%的潜在消费者放弃购车。调查显示,近5成的车主表示将会减少汽车的使用频率。在被调查的潜在消费者中,44.1%的人表示将会推迟购车计划,32.9%的人表示将会选择小排量汽车,13%的人表示将会放弃购车计划,仅有10%的人表示没有任何影响。汽油的涨价让人们对汽车使用的另一燃油——柴油开始密切关注,柴油需求量不断上升。
结合材料分析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的。

在连续7年的人民币升值进程中,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升值幅度达到了25%,实际升值幅度则达到了30%。专家认为,接近均衡水平的人民币汇率,继续大幅升值的可能性已经不大,预计人民币在2013年会升值大约1.5%。
2013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季度例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人民币实际升值幅度达到了30%,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会给我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经济发展质量、增强文化自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从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领导多次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不应片面追求GDP,将来的发展可能会经历一个中速增长期,很难长久保持两位数,但是只要保持住7%的增长,到2020年实现小康就完全有可能。2013年我国的经济工作,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地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对GDP认识的变化过程。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2014年1月,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截止1月14日零时,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多地的PM2.5濒临“爆表”。这一“史上最脏”天气再次告诉人们,以牺牲人之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毫无意义的,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材料二据专家分析,郑州的严重雾霾天气,既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气象条件等自然方面的原因,也有粗放型的经济发展、大量使用煤炭、建设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人为的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
(1)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