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使用了大量的光盘,光盘上镀膜的一面在自然光的照射下会看到五颜六色的条纹,这是因为
A.自然光经膜后发生了色散 |
B.自然光在传播时与膜的一个面的反射光相遇发生了干涉现象 |
C.自然光照射膜后发生了光电效应 |
D.自然光在膜的前、后两个面反射后相遇发生了干涉现象 |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 )
A.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减小 |
B.物体A与球B之间的作用力增大 |
C.球B对墙的压力增大 |
D.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
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相机曝光时间为0.001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的距离约为 ( )
A.6.5 mB.10 m C.20 mD.45 m
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
B.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
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 |
D.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 |
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自刹车开始,2s与6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A.16∶25 | B.16∶24 | C.25∶16 | D.16∶23 |
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
A.甲比乙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 |
B.t=20 s时,乙追上了甲 |
C.t=10 s时,甲在乙前面,它们之间的距离为乙追上甲前的最大距离 |
D.在t=20 s之前,甲比乙运动快;在t=20 s之后,乙比甲运动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