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几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序列和切割的位点。如图,已知某DNA在目的基因的两端1、2、3、4四处有BamHⅠ或EcoRⅠ或PstⅠ的酶切位点。现用BamHⅠ和EcoRⅠ两种酶同时切割该DNA片段(假设所用的酶均可将识别位点完全切开),下列各种酶切位点情况中,可以防止酶切后单个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自身连接成环状的是
A.1 为BamHⅠ,2为EcoRⅠ,3为BamHⅠ,4为PstⅠ |
B.1 为EcoRⅠ,2为BamHⅠ,3为BamHⅠ,4为PstⅠ |
C.1 为PstⅠ, 2为EcoRⅠ,3为EcoRⅠ,4为BamHⅠ |
D.1 为BamHⅠ,2为![]() |
下图中图1为等位基因Aa间的转化关系图,图2为黑腹果蝇(2n=8)的单体图,图3为某动物的精原细胞形成的四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则图1、2、3分别发生何种变异
A.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
B.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 |
C.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
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
如图是某二倍体(AABb)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甲图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 |
B.乙图表明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基因突变 |
C.丙图表明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
D.甲、乙、丙所产生的变异均可遗传给后代 |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
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
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
D.一般情况下,水稻雄蕊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中则不能 |
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
已知一条完全标记15N的DNA分子在只含14N的培养基中经n次复制后,仅含14N的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则n是
A.2 |
B.3 |
C.4 |
D.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