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问题。
(1)在随机交配的条件下,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群体中,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有
比例存在于雌性中。
(2)提高雌雄同株植物群体纯合率的有效措施为 。
(3)人工培育动物的遗传变异比相应的野生群体要丰富得多,因为 (填写题中下列数字)。
①多采用杂交组合;②多采用近交组合;③选择方向多样;④选择方向单一化;⑤进行有意识的诱变;⑥突变率低,多为不利突变
(4)假定某生物群体由下表的基因型个体构成:
基因型 性别 |
NN |
Nn |
nn |
♂(数量单位:只) |
1200 |
800 |
2 000 |
♀(数量单位:只) |
900 |
600 |
500 |
在随机交配的条件下,无选择、突变、迁移和随机的遗传漂变发生,并且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试问:
该群体子一代的N的基因频率为 ;该群体子一代Nn的基因型频率为 。
(5)在鸡中,芦花斑纹羽毛的表达需要显性基因C存在,基因型cc的鸡为白色。C、c在常染色体上。芦花斑纹表达需要仅存在于Z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存在。一只白羽母鸡(ccZbW)与一只芦花公鸡交配,子一代都是芦花鸡,如果子一代个体相互交配,子二代中芦花公鸡的比例是 。
回答Ⅰ、Ⅱ小题:Ⅰ.雌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亲本中的_________蝇,并将其传给下一代中的_________蝇。雄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的等位基因,所以白眼这个性状表现伴性遗传。
Ⅱ.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两种果蝇。
(1)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最终获得的后代中,截毛雄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刚毛雌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2)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表示即可)
淀粉的含量、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及支链淀粉的精细结构等决定着水稻的产量和稻米的品质,因此水稻淀粉合成代谢的遗传研究备受关注。相关研究的部分信息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AGPaes基因1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使水稻表现低产(淀粉含量低)性状。
(2)用射线处理水稻进行诱变育种。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水稻AGPaes基因1中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_,因而突变为AGPaes基因2。比较研究后发现,基因突变部位编码的氨基酸分别为酪氨酸和丝氨酸。请写出基因中编码这两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并标出转录的模板链: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普通野生稻中拥有许多决定稻米优良品质的相关基因。
1)育种工作者利用普通野生稻中存在的低比例直链淀粉突变体,以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出了优质栽培水稻品种。在杂交育种过程中,从F2代起,一般要进行多代自交和选择,自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普通野生稻含有3.75×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约有107个个体的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__________________,它们是进化的原材料,也将是改良栽培稻的资源。我国的普通野生稻分布于南方8个省(区),每一个分布点的普通野生稻种群都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______。
3)据调查,在近30年间,我国的一千多个普通野生稻分布点已消失了80%,从生物多样性角度看,其直接后果是普通野生稻的__________________减少。普通野生稻的濒危现状与后果已引起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警觉,为此我国已将普通野生稻定为一级农业野生保护植物。
下图为人体内血糖的调节示意图,序号表示生理过程,字母表示两种与血糖调节有关的激素。请据图作答:
(1)图中乙是___________细胞,该细胞兴奋引起b激素分泌增加,进而促进图中___________(填序号)等生理过程。⑿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_作用(促进或抑制)。
(2)人体的血糖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对于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在作用范围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与激素a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促进乙兴奋而分泌激素b的因素包括下丘脑传来的兴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丘脑对甲、乙的分泌调节属于__________________,下丘脑还能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间接的对甲状腺的分泌起调节作用,这种调节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乙细胞受损,则病人会出现____________病,此时组织细胞内可利用的葡萄糖的量_________(增加或减少),尿量_________(增加或减少)。
根据下面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A、B、C、D为体液:
(1)人体细胞的内环境包括图中的_________(只写字母),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____________系统等参与。
(2)水由消化道进入A,即过程b是以______________方式进行的;其中A中的代谢废物除图中所示之外,还可通过_______________排出体外。
(3)A和B物质的交换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结构)进行的。过程c表示水分的__________作用。
(4)若某人因为长期营养不良,会使________(填字母)中液体增多,造成组织水肿,请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某物质X从外界环境进入人体,并被大脑部位的组织细胞利用,若X为氧气分子,则它跨过了_______层生物膜;若X为葡萄糖分子,则该分子跨过了______层磷脂分子。
cry是能编码一种毒蛋白的抗虫基因。研究人员将cry基因转入水稻的核基因组中,构建并选育出一株抗虫水稻。请回答:
(1) 要确定水稻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的全貌,即染色体型,可对处于有丝分裂期的水稻染色体进行配对、分组和排队。要确定cry基因是否已在水稻细胞中表达,可用带荧光标记的毒蛋白抗体进行检测,如在细胞的部位出现荧光,说明毒蛋白已被成功翻译。翻译时,氨基酸由对应的tRNA携带加到肽链上,直至核糖体到达mRNA上的,多肽合成结束。
(2) 将得到的转基因水稻在一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自交,发现从第6代开始水稻的抗虫能力逐代下降,推测昆虫主要是通过基因突变或获得了对毒蛋白的解毒能力。经20代种植后,发现田间某些杂草也获得了抗虫能力,推测这些杂草主要是通过获得了抗虫基因。
(3) 已知不抗倒伏(A)对抗倒伏(a)为显性,抗虫(B)对不抗虫(b)为显性。上述各代水稻均不抗倒伏且水稻中的毒蛋白含量基本相同,则该水稻抗虫基因的基因型为。现欲以该不抗倒伏抗虫水稻为一亲本,抗倒伏不抗虫水稻为另一亲本,用单倍体育种法选育抗倒伏抗虫品种,请用遗传图解表示选育过程,并作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