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2010年,我国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渐成体系,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辽宁省在“十一五”期间,根据本省情况,将310多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通过转企改制,成为新的市场主体;21家经营性出版社和65家新华书店全部完成转企改制;文化产业增加值到2009年增至500亿元。如:“三台合一”的辽宁广播电视台探索一体化运行,挂牌不到一年就释放出化学反应般的能量——主流媒体传播能力提高,影响受众人群大大增长,管理成本降低20%,广告收入增长29%。辽宁发展文化产业的做法在哲学上对我们有何启示?(12分)
“无车难,有车烦”,时下许多城市有车族都会发出如此感叹。下面请看某市居民小张一家的烦恼。烦恼一:由于堵车,小张每天开车上下班几乎都要用2个小时才能走完1个小时的车程。烦恼二:虽然家住十二楼,但小张一家都不太敢开窗,街上车流的声音和尾气实在让人难受,污染严重。小张因此“上书”市政府,要求政府采取措施解除他的烦恼。
请你从政治生活角度:
(1)为小张的“上书”寻找依据。
(2)温馨提醒小张“上书”应注意哪些事项。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安徽省合肥市地税局的有关文件,从2012年10月1日开始,合肥市包括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及其他工程作业在内的建筑安装业的农民工也需要缴纳个税。文件一出,引来网友声声“痛斥”——“制定这种政策的人还有良心吗?”“有关部门终于瞄准了农民工的钱袋子”……
材料二 2012年上半年,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切实做好今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工作,保护好种粮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各地做到农户补贴面积和补贴数额张榜公示,粮食补贴资金直接兑付到户,不准截留、挤占和挪用粮食补贴资金,不准无故拖延粮食补贴资金发放时间,不准以任何理由借机增加农民负担。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权利与义务统一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认识。
2012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交通部首次实施节假日期间中小型客车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政策。这一“还路于民”的惠民政策被民众广泛赞誉。然而随着大量自驾车涌上高速公路,全国各地高速公路纷纷告急,这一政策也备受争议。
观点一 有分析人士认为,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收通行费后,更多的“出城汽车”会在更大层面上拉动内需。这项政策的实施,对于更好地发挥公路交通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提高重大节假日期间的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方便人民群众出行,降低出行成本,推动旅游业发展,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促进公路事业健康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观点二 对于这次高速大堵车,经济学家李稻葵表示,价格是社会协调机制,高速免费等于动员大家“123”一起上路堵车。今日中国,有车族不是最低收入层。真为了民生,为何不宣布长假高速涨价50%,所有增加收费分给100个贫困县,扶贫办学呢?对于这项政策,不少高速公路公司也持反对态度,这会使经济效益减少100亿左右。
你赞同哪种观点,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并说明其中的经济生活依据。
今年以来,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国家迅速出台多项措施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解围。某校高三一班同学以此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让我们参与其中。 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状况,同学们获得如下材料:
中小企业的类型和范围: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
关于中小企业的一组数据:中小企业数量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对全国GDP的贡献达65%、税收贡献超过50%、出口额占比超过68%、解决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中小企业的发明专利占全国的66%。
(1)根据材料信息,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原因。(8分)
对于目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及经营状况,同学们从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与阿里巴巴集团2011年9月对珠三角小企业调研形成的《珠三角小企业经营与融资现状调研报告》中,获取了珠三角小企业的如下数据
原材料 价格 |
工人工资 |
人民币升值 |
订单量 |
利润 |
|
与2010年相比变化幅度 |
上涨 20%~50% |
上涨 20%~30% |
升幅 3.7% |
下降 30% |
下降 30%~40% |
注:该地区的中小企业大多是外向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该地区53.03%的小企业完全依靠自身资金周转,贷款满足率下降。
(2)指出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就如何走出困境为中小企业出谋划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分成三个小组围绕我国的文化发展 问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和探讨的问题,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小组——文化消费,文化发展的重要拉动力 本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了以下数据:
表:2002-2012 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及相关数据(元/人)
年份 |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
可 支 配 收入 |
消费支出 |
文化消费 |
纯收入 |
消费支出 |
文化消费 |
|
2002 |
7703 |
6030 |
407 |
2476 |
1834 |
47 |
2006 |
11759 |
8697 |
591 |
3587 |
2829 |
74 |
2012 |
21810 |
15161 |
1102 |
6977 |
5221 |
165 |
注:①2012 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之比为 196:111: 119:100;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 8.1%、6.5%、6.6%和 5.5%。②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 30%以上。
(1)结合图表(含注)反映的信息,概括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4分)
(2)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应如何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