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细胞畸变率(%)=(畸变细胞数/细胞总数)×100%。下图表示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及不同处理时间对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诱发细胞发生畸变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 |
B.时间相同条件下,秋水仙素浓度与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成正相关 |
C.浓度相同条件下,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与秋水仙素处理时间成正相关 |
D.若要提高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可采用浓度为0.15%的秋水仙素处理24h |
测定下列哪一项,可简便而且比较准确判断贮存的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
A.有无酒精生成 | B.有无水生成 |
C.有无有机物消耗 | D.O2消耗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 |
下图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进入c过程后的细胞,细胞内酶活性降低,但含水量增加 |
B.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相同 |
C.b过程是一个持久性的变化过程 |
D.a过程染色体的数目变化要经历![]() |
右图表示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b点和a点相比,叶绿体中C3浓度降低[ |
B.b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C5浓度升高 |
C.ab段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
D.bc段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可能是温度等其它条件 |
下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①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③→⑥过程与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
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
B.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I-2 |
C.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一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
D.若Ⅲ一4与Ⅲ一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