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初步研制出H5N1型禽流感疫苗,应用前必须进行动物实验检测其效果,将未感染H5N1型病毒的一群健康小鸡分为甲、乙两组,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乙组小鸡全部死亡是因为体内没有足够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 |
B.乙组小鸡全部死亡是因为体内没有控制产生抗H5N1型病毒抗体的基因 |
C.甲组小鸡存活是H5N1型疫苗已使其体内产生足够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 |
D.甲组小鸡存活最可能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
将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叶片均分4块,置于不同的试管中,按下表进行实验,着色最浅叶片所在的试管是()
注:"+"表示具有该条件。
A. | ① | B. | ② ![]() |
C. | ③ | D. | ④ |
在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此过程不生成()
A. | B. | 乳酸 ![]() |
C. | 三碳化合物 | D. |
甘肃某地区有一种蛾中控制浅颜色的等位基因是隐性的,控制深颜色的等位基因是显性的。假设有640只浅色的蛾和369只深色的蛾,群体是哈迪——温伯格平衡,那么有多少只蛾是杂合子()
A.210 | B.50 | C.240 | D.323 |
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
B.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
C.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
D.若一种群中BB个体占81%,Bb个体占18%,bb个体占1%,则在基因库中B的基因频率为90% |
某地区经常长期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