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局息息相关。“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只在举手之劳间:换用节能灯、使用再生纸……我们能否逃脱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灾难?答案由你我的行动决定!"这告诉我们: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②辩证的否定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③必须重视局部作用,推动整体的发展
④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有人把一块美玉献给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说:“我把玉给工匠看了,他们认为是宝物,所以才献给你。”子罕回答:“你把玉当作宝,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给我,那么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子罕拒玉的历史典故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事物的价值是变化的,因为其属性和功能具有不确定性
②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
③人们的立场和需要不同,其价值选择就不同
④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如是,则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体现的哲理是()
| 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
| B.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改变不了前进性的趋势 |
| C.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
| D.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
比利时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因希格斯玻色子(又称“上帝粒子” )的理论预言而获得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提出的理论解释了粒子如何获得质量,有助于人类了解亚原子粒子质量的起源。这一发现再次证明()
|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 B.存在就是被感知 |
|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 D.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 |
“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B.事物的发展是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 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时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 D.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
俗话说:“有舍才有得。”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既是人生哲学,更是发展智慧。就全面深化改革而言,树立正确的“舍得观”就是要树立强烈的大局意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舍弃一些部门利益,换得长远利益。“舍得观”说明了()
①矛盾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要看清事物的性质,抓住重点
③要有“计利当计天下利”的情怀,秉持“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远见
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具有多样性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