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由于中东战争,石油价格大涨。这令苏联这个富油国获得了一大笔财富。也正是从1973年开始,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对粮食的进口依赖越来越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苏联丰富的石油储量使其外汇收入逐渐增加 |
B.进口粮食消耗了大量的外汇,造成苏联农业萎缩、外汇短缺 |
C.赫鲁晓夫执政,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调整未果 |
D.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没有更好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贻误了苏联发展的最好时机 |
对于同一个历史事实,往往由于视角、史料的差异而产生不一样的解释。下列选项中, 由于新史料的发现而导致不同解释的是( )
A.商朝一度被认为是“传说中的时代”,也被认为是“信史时代” |
B.哥伦布到达美洲被称为“发现新大陆”,也被称为“文明的相遇” |
C.魏晋南北朝被称为“分裂的时代”,也被视为“思想的自由时代” |
D.欧洲中世纪被称为“黑暗的时代”,也被视为“田园牧歌的时代” |
英国学者约翰·凯伊在分析西欧经济时指出,“全球化”一词在1990年取代“民营化”成为经济改革的标语。这一变化表明在西欧( )
A.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使用 |
B.凯恩斯主义取得主导地位 |
C.经济已经逐步走出滞涨 |
D.各国转而采用贸易保护政策 |
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
A.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 |
B.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 |
C.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 |
D.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
马克思说,帝国主义时代“集中补充了积累的作用,使工业资本家能够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这实际上( )
A.肯定了生产与资本的互动作用 |
B.道出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 |
C.揭示了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密 |
D.夸大了资金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
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的解说词中这样说道:“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这说明()
A.罗马法具有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
B.罗马法导致公司组织的诞生 |
C.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D.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