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拉动内需,建立鼓励消费的长效机制,就必须解决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因此,“十二五”将“民富”目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将“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作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民富”追求至少包括两方面:一是要进一步提高人民收入的整体水平,将“蛋糕”继续做大;二是要缩小贫富差距,将“蛋糕”切得更加合理,促进社会公平。
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要求国家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要把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请运用有关政治常识论述:为什么党和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0年10月1日,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中国探月工程是立足我国国情,建立在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基础上的,是广大航天工作者坚持理论创新、发扬航天精神,不断科学攻关、勇于探索规律的结晶。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嫦娥二号”成功的原因。
图是今年在我国举行的一场国际体育盛会的吉祥物。
(1)这场体育盛会是第届亚运会。
(2)写出本届亚运会的举办地、我国代表团获得的金牌数和奖牌数。
近年来,随着中欧贸易的发展,中欧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欧文化存在差异,例如建筑风格。中国的建筑往往外面是封闭的,里面是透明的,欧洲的建筑则外面是透明的,里面是封闭的,体现了双方思维的差异。随着文化交流的加深,中欧在建筑、家饰上相互借鉴,“中西合璧”成为时尚。
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6分)2010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全会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我国就业形势一方面就业难,另一方面用工难。这“两难”是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困惑。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和谐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