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l表示某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该细胞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发生在图1中的AB段 | B.图2中甲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 |
C.图2中乙细胞处于图l中的BC段 | D.图2中两细胞分裂后直接产生两个精子 |
若用35S和32P同时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核酸,然后用该噬菌体去侵染细菌,则细菌死亡破裂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绝大多数噬菌体中()
A.只含有32S | B.只含有32P |
C.同时含有35S和32P | D.既不含35S,也不含32P |
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最初认为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
B.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
C.噬菌体侵染细胞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能完全分开 |
D.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确认了DNA的分子结构 |
下图为两核糖体沿同一mRNA分子移动翻译形成多肽链的过程。对此过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此过程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 |
B.核糖体移动的方向从右向左 |
C.合成多肽链的模板是mRNA |
D.两条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相同 |
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
在构成玉米的下列元素中,属于微量元素的一组是( )
A.C、H、N、P、Mn B.Cl、Fe、S、N、Mg
C.B、Cu、Zn、Mn、Mo D.N、P、K、Cu、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