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及其分化的示意图。请回答:
(1)胚胎干细胞是从动物胚胎发育至__ ____期的内细胞团或胎儿的__ _中分离得到的一类细胞。
(2)图中分化程度最低的干细胞是___ ___。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培养液中加入__ _ 因子,可诱导该种干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
(3)在机体内,皮肤干细胞分化成皮肤细胞是机体细胞中基因____ _______的结果。
(4)某患者不能产生正常的白细胞,通过骨髓移植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骨髓的治疗的实质是将上图的______________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
(5)若要克隆某种哺乳动物,从理论上分析,上述红细胞、白细胞、神经细胞中不能选用作为供体的细胞是成熟的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 ___。
(6)若某药物可抑制肝肿瘤细胞DNA的复制,使用该药物可使肝肿瘤细胞停留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
(7)在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的细胞融合阶段,用__________细胞与骨髓细胞融合,经多次筛选最终得到能分泌______________的杂交瘤细胞。
(7分)如图1为人工种子生产过程示意图,图2为图1中③过程的相关操作,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1中,①②过程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包埋形成人工种子过程中,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需注意用______________加热,然后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__________后,加入胚状体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3)刚生产的人工种子需要在氯化钙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其目的是使人工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图2的方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若浓度过高,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评价该实验结果主要是观察凝胶珠的_______________。
(5)制备固定化酶则不宜用此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细胞的增殖是细胞一个重要的生命历程,也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请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植株的一个体细胞正在进行分裂如图①所示,此细胞中染色体将要进行的主要变化有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某高等雄性动物的一个体细胞分裂如图②所示,其基因A、a、B、b分布如图,此细胞产生AB配子的几率是________。
(3)图③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它的名称是___________,在分裂形成此细胞时,细胞内有________个四分体。
(4)下图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4个不同时期的细胞核内相关物质和结构的数量变化。
①图中a、b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图中可以推知,该高等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③在图中的4个时期中,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________(填图中时期序号),处于时期Ⅲ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
(16分)为了提高蚕丝的产量和品质,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研究。
(1)家蚕中雄蚕比雌蚕的丝质好,且出丝率高。已知雄蚕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雌蚕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在高温条件下,有的品种蚕卵能孵化,为非敏感型;有的品种蚕卵孵化率极低,为敏感型。利用纯合的不同品种家蚕进行了杂交实验,在高温条件下蚕卵的孵化率(孵化的卵数占总卵数的比率)如下:
杂交组合 结果 |
组合一 |
组合二 |
组合三 |
|
甲 ♀ × 乙 ♂ |
乙 ♀ × 甲♂ |
丙♀×丁♂ |
||
蚕卵的孵化率 |
♀ |
0 |
47% |
0.91% |
♂ |
48% |
48% |
46.7% |
由上述组合一、二正反交结果可以推知,控制对高温条件敏感的基因是位于 染色体上的 性基因。组合三亲本中品种丙的表现型为 。高温条件下各组的蚕卵孵化率不同,而在常温下三个组合的蚕卵都能正常孵化,由此说明,利用 和 共同作用可以达到只养雄蚕的目的。
(2)家蚕在饲养过程中容易感染苏云金杆菌导致生病从而影响蚕丝的产量。为研究几种中草药对苏云金杆菌的抑制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配制一定浓度的原液,稀释成不同浓度的单味中草药药液。同时将原液1:1等比例混合为复方药液并稀释备用。
②制备培养基后灭菌,将2ml药液加入培养基中制平板。
③接种苏云金杆菌后置于28°C下培养24h,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可通过观察 来确定几种中草药的最小抑菌浓度。实验结果说明三种药物在抑菌作用上均存
在 的关系,混合使用时 的作用更重要。
(14分)杜氏盐藻属于海洋中的一种单细胞藻类,是提取β-胡萝卜素的重要资源。为研究海洋常见重金属污染物Pb2+对杜氏盐藻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研究人员配制了5种培养液(如下表所示),并将杜氏盐藻分别置于这5种培养液中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定期取藻液测定杜氏盐藻密度,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
培养液种类 |
A |
1 L完全培养液+0 μg Pb2+ |
B |
1 L完全培养液+10 μg Pb2+ |
C |
1 L完全培养液+50 μg Pb2+ |
D |
1 L完全培养液+100 μg Pb2+ |
E |
1 L完全培养液+500 μg Pb2+ |
(1)若利用血球计数板测定培养液中杜氏盐藻的种群密度,在取藻液前应将藻液 ,以利于准确计数。使用血球计数板时,应先 ,再从一侧滴加样品液,使样品液自行渗入计数室。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杜氏盐藻,正确的计数方法是 。
(2)在A培养液中,杜氏盐藻种群数量呈 型增长。杜氏盐藻种群的种内斗争程度,第8天时比第16天 (强/弱)。
(3)实验结果说明P对杜氏盐藻种群数量增长具有 作用。得到上述结论的依据:在相同时间内, ;
为探究KHCO3对水稻四叶龄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称取3g四叶龄水稻叶片,均分为两份,分别做如下实验。(实验中使用的氧电极可测量溶液中O2变化的速率)
实验一:采用差速离心法将一份叶片制备叶绿体,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KHCO3溶液中,在适宜光照、20℃恒温条件下,分别用氧电极测定其O2释放速率。
实验二:将另一份叶片切成约1.0mm×1.0mm小块, 均分为4组,其余步骤和条件与实验一相同。
实验结果如图。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中随着KHCO3溶液浓度的升高,叶绿体、叶切片的O2释放速率均升高,原因是光合作用所需的 增加导致的。若继续增加KHCO3溶液的浓度,则会出现O2释放速率的饱和值,其限制因素是 。
(2)在相同KHCO3溶液浓度下,叶切片的O2释放速率 (填大于/小于/等于)叶绿体的O2释放速率。原因可能是叶切片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一部分被 。
(3)为探究第(2)题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设计以下实验方案,请补充。称取 g四叶龄水稻叶片,切成约1.0mm×1.0mm小块,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0、0.01、0.05、0.1 mol·L-1的KHCO3溶液中,在 条件下,分别用氧电极测定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