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人体组织部分物质转移、代谢示意图。
A~E表示物质,①~⑧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物质是肝糖元,图中B物质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过程①的实现必须通过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2)将该动物食物中的淀粉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一段时间后,该动物的唾液淀粉酶中也具有放射性。用消化液处理唾液淀粉酶,使其彻底水解,发现水解产物中有的有放射性,有的没有放射性。水解产物中有放射性的物质是________。
(3)图中⑤由_________控制,直接以________为模板。假设合成的某种激素由270个氨基酸构成,则最多有________种密码子参与了该激素氨基酸序列的编码过程。
(4)人体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的合成是在__________中进行,所需要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定的问题。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 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分泌 细胞分泌激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
(1)若图中分泌细胞是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是。当血糖浓度低于3.3mmol/L时,会引起图中()反射性兴奋,写出此时胰岛A细胞分泌激素的神经调节过程。(用图中文字及数字表示),该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有,可以使靶细胞产生的生理反应是。
(2)若图中分泌细胞分泌的是促甲状腺激素,引起靶细胞的生理反应是。图中能抑制分泌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刺激Y是。
(3)某人因体内含有胰岛素的抗体因而表现出糖尿病,若给其注射胰岛素,能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 糖尿病患者有“三多”,其中之一是“尿多”,原因是
(4)图中激素发挥作用后,去向是。该图反映出人体可通过 两种调节方式调节生命活动。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
一定浓度的甲醛水溶液(化学式HCHO,福尔马林)可作为防腐剂,其防腐的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自然界中有能分解甲醛的细菌。下图为分离和纯化分解甲醛细菌的实验过程,其中LB培养基能使菌种成倍扩增。请分析回答:
(1)上述实验中,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是。
(2)③中培养基的碳源是,其培养出的是菌。此菌种异化作用的类型是。
(3)由③→④的接种是通过培养能获得,以达到分离的目的。经过⑤过程后,取样测定甲醛浓度,选出,再分离、培养菌株。
(4)为研究甲醛初始浓度对菌株降解甲醛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相应实验并得到如右图结果。由图可知,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小于㎎/L时,菌株都能将甲醛完全降解;当甲醛的初始浓度为1600㎎/L时,48小时后菌株对甲醛的降解能力,其原因可能是。
(5)已知某些金属离子能抑制甲醛水解酶的活性,它的作用机制与下图中的_______相符,判断依据是。
回答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下图为地雀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其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地雀类型是。
(2)从图1 至图3的演变,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发展的规律是。
(3)图2时期,小岛和大陆的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类和个体数如下表。
甲 |
基因型 |
AATT |
AaTT |
aaTT |
AATt |
AaTt |
aaTt |
AAtt |
Aatt |
aatt |
总数 |
个体数 |
20 |
22 |
4 |
20 |
12 |
3 |
9 |
8 |
2 |
1 00 |
|
乙 |
基因型 |
AATT |
AaTT |
aaTT |
|||||||
个体数 |
196 |
168 |
36 |
400 |
①据表分析,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判断依据是。种群甲的基因a的频率为。
②已知上述生物物种每个个体有2×104对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几率都是10-5,则种群
甲每一代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个。
(4)简述若干年后,小岛上由地雀B进化为地雀C的过程。。(2分)
图1表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膜蛋 白功能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的细胞膜不同部位执行特定的功能,从细胞膜的成分角度分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细胞面向肠腔侧形成很多微绒毛,以增多图中细胞膜上________数量,高效地吸收来自肠腔的葡萄糖等物质。
(3)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二糖的膜蛋白D,说明膜蛋白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4)图中膜蛋白B的功能是:
A.运输蛋白 | B.受体 | C.连接蛋白 | D.酶 |
(5)食物中的脂肪经消化被该细胞吸收后,形成,通过血液循环运往人体脂肪组织中。
(6)人体细胞内的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其内部的pH为5左右。研究表明,少量的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脑缺血可造成大面积脑梗死,同时增强中性粒细胞产生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出现脑组织氧化损伤的炎症反应。
为了探究香青兰总黄酮(TFDM)对脑缺血造成脑梗死的影响,设计实验如下:
检测指标:脑梗死面积(%)
实验方案:
设置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将重量相同、生长良好的大鼠分成四组,分别灌胃给药不同剂量TFDM或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5天后实施手术,在颈内动脉插入鱼线至大脑中动脉,造成脑缺血。2h后拔出线栓,实现动脉再通畅。22h后取脑检测。
实验材料:
对照组鼠 5只A1,B1,C1,D1,E1;
TFDM-h组鼠5只A2,B2,C2,D2,E2;
TFDM-m组鼠5只A3,B3,C3,D3,E3;
TFDM-l组鼠5只A4,B4,C4,D4,E4;
以下是实验获得脑梗死面积的部分原始数据:
A1 19.02%, E2 15.53%,
B1 23.54%, A2 15.46%,
C2 16.38%, E1 21.37%,
D1 19.83%, C1 24.14%,
D2 13.35%, B2 18.23%,
(1)对上述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完成下表。
(2)实验结论:。
(3)有人认为该实验必须再增设1个对照组:“实施手术却不插入鱼线。”你认为有必要吗?
答:。请说明理由:。
(4)为了探究TFDM对炎症反应的影响,还可以检测什么指标?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