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H2SO4并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发现铁钉并无变化,根据上述现象,确定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 A.不溶物一定是铜 | B.不溶物中一定含铜,但不一定含铁 |
| C.稀H2SO4可能过量 | D.溶液中一定含有FeSO4,可能含有CuSO4 |
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H2SO4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 = H2+ + SO4—2 |
| B.铁粉溶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2Fe + 6HCl = 2FeCl3 + 3H2↑ |
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 D.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 |
化学与生活、医疗密切相关,在生活中常用的下列物质中,其化学式与俗名和分类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化学式 |
俗名 |
分类 |
| A |
CuSO4·5H2O |
胆矾 |
纯净物 |
| B |
NaClO |
漂白粉 |
盐 |
| C |
C6H12O6 |
酒精 |
有机化合物 |
| D |
Na2CO3 |
纯碱 |
碱 |
一种类似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物质,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0H7O5Cl |
| B.1mol该物质在常温下最多可与3mol NaOH反应 |
| C.该物质遇FeCl3溶液不能发生显色反应 |
| D.该物质可发生取代、氧化、消去反应 |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一致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 A |
溴乙烷在氢氧化钠存在下加热水解后,加入硝酸银溶液 |
可检验溴元素的存在 |
| B |
苯中有少量苯酚,加入浓溴水后,过滤 |
可除去苯中的苯酚 |
| C |
乙烷中有少量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可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
| D |
测苯与液溴反应前后的pH |
验证发生的是加成反应还是取代反应 |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图1装置一定可以制得乙烯 |
| B.图2装置可以证明CH3CH2OH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 |
| C.图3所示装置可以证明碳酸酸性强于苯酚 |
| D.实验室常用图4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夹持物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