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载:“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
C.西周初期分封制 | D.西周末王室衰微 |
完颜绍元《天下衙门》一书中写道:“老百姓就用这‘威武富贵贫贱’六个字来形容分曹办事的州县六房书吏。”依据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分工,“贫”应该指的是
A.兵房 | B.礼房 |
C.户房 | D.工房 |
二战中某一重要国际法文件规定:“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通过该文件的是
A.雅尔塔会议 | B.波茨坦会议 |
C.德黑兰会议 | D.开罗会议 |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遭到了惨重损失。其原因不包括
A.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 | B.军事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
C.主力部队部署失当 | D.大规模机械化没有组建 |
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到:“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指
A.吞并奥地利 | B.割占苏台德地区 |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 D.进攻波兰 |
1936年,当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埃塞俄比亚买武器时,国联却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一事实
①表明法西斯国家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②反映了国联的本质特点
③表明了英法美的绥靖意图
④反映了国际形势不利于埃塞俄比亚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