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载:“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
| C.西周初期分封制 | D.西周末王室衰微 |
下列哪一主张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 B.“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
| C.“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
| D.“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
到18世纪中叶,《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相继颁布,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使英国在本质上逐渐实现了向现代民主国家的转变。这主要是因为英国
|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 B.议员是由选举产生的 |
| C.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统治大权 | D.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
亚里士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这充分说明希腊
| A.珍视个人自由,不屈从于权威 |
| B.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把城邦利益看得至高无上 |
| C.重视参政素质的培养 |
| D.善于从事政治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广为流行,其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最为著名,这些学派的思想
| A.都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建立统一国家 |
| B.都强调尊卑等级关系,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 |
| C.都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
| D.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早期国家制度受家族血缘关系的影响并不明显 |
| B.从春秋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
| C.秦汉时期,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并未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
| D.唐宋明以来,行政机构的设置与管理制度的调整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