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3月12日,日本因大地震导致福岛核泄漏,主要泄漏物为碘131和绝137。在被辐射地区,每天服用一片碘片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因此世界多地出现市民抢购碘片现象,我国部分地区还出现抢购加碘食盐现象。为此卫生部有关专家指出市民不应擅自服用碘片,多吃碘盐也起不到预防放射性碘辐射的作用,且我国碘盐丰富,不必抢购。
碘片和碘盐相关信息:
碘片:主要成分是碘化钾,每片含100毫克的碘,防核辐射每天服一片。
碘盐:加碘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碘酸钾,每公斤食用盐中碘含量为20—30毫克。
KIO3可用电解法制得:以石墨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在一定温度和电流下电解KI溶液,总反应方程式为:KI+3H2OKIO3 +3H2↑。
Na2S2O3可与I2反应:I2+2S2O2-3(无色)→2I+ S4O2-6(无色)。
回答下列问题:
(1)碘化钾、碘酸钾中的碘是碘127,则碘127和碘131的原子结构中不相同的是      ;以每公斤食用盐中碘含量为20毫克计,人每天吃____公斤盐才相当于服用一片碘片。说明靠吃碘盐来预防放射性碘   (填“有”、“无”)作用。
(2)电解法制KIO3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阴极附近pH值     (填“增大”、“减小”、“不变”)。
(3)为防止不法商贩乘机销售假冒加碘食盐,有关部门加强了检测。下面是对某超市出售的加碘精制盐的检测过程:
①取该食盐样品100.0 g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振荡使固体完全溶解,然后加入用盐酸酸化的淀粉- KI溶液,结果溶液呈蓝色,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用0.010mol·L—1的Na2SO3溶液滴定,当用去Na2S2O3溶液12.00mL时蓝色刚好褪去,该加碘食盐中KIO3的含量为      mg/kg。由此可判定该食盐为    (填“合格”或“不合格”)产品。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现有五种溶液,分别含下列离子:①Ag+ ②Mg2+ ③Fe2+ ④Al3+ ⑤Fe3+
(1)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离子符号:
滴加氯水有明显现象的离子是 ,加铁粉后溶液增重的是
(2)向③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现象是 ,反应过程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硅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②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中会出现混浊
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某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是SO2
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鉴别MgCl2、AlCl3、FeCl3溶液可用NaOH试剂
⑦豆浆、雾都是胶体⑧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电池的发明和应用是化学家们对人类社会的重要贡献之一。
I 每一次化学电池技术的突破,都带来了电子设备革命性的发展。最近,我国在甲醇燃料电池的相关技术上获得了新突破,原理如图1所示。
(1) 请写出从C口通入O2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2) 以石墨做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如图2所示。电解开始后在 的周围(填“阴极”或“阳极”)先出现红色。假设电池的理论效率为80%(电池的理论效率是指电池产生的最大电能与电池反应所释放的全部能量之比),若消耗6.4g甲醇气体,外电路通过的电子个数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II 随着电池使用范围的日益扩大,废旧电池潜在的污染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 电池生产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常含有Cu2等重金属离子,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目前在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依据沉淀转化的原理,常用FeS等难溶物质作为沉淀剂除去这些离子。已知室温下(FeS)=,(CuS)=。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上述除杂的原理:
(2) 工业上为了处理含有Cr2O72—的酸性工业废水,用绿矾(FeSO4·7H2O)把废水中的六价铬离子还原成三价铬离子,再加入过量的石灰水,使铬离子转变为Cr(OH)3沉淀。
①氧化还原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溶液中pH至少为 ,才能使Cr3沉淀完全。
③现用上述方法处理100m3含铬(+6价)78的废水,需用绿矾的质量为 Kg。(写出主要计算过程)

已知硫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SO4 = H+ + HSO4 HSO4H++SO42—,回答下列问题:
(1)Na2SO4溶液显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在0.1 mol·L-1的Na2SO4溶液中,下列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有

A.c(SO42—)+c(HSO4)+c(H2SO4)="0.1" mol·L-1
B.c(OH-)=c(H+)+c(HSO4)
C.c(Na+)+c(H+)=c(OH-)+c(HSO4)+2c(SO42—)
D.c(Na+)=2c(SO42—)+2c(HSO4)

(3)如果25 ℃时,0.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c(SO42—)="0.029" mol·L-1,则0.1 mol·L-1H2SO4溶液中c(SO42—) 0.029 mol·L-1(填“<”,“>”或“=”),理由是
(4)0.1 mol·L-1NaHSO4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如果25 ℃时,0.10 mol·L-1H2SO4溶液的pH="-lg" 0.11, 则25 ℃时,0.10 mol·L-1的H2SO4溶液中c(SO42—)=

向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A、B、C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甲所示。图乙为t2时刻后改变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4个阶段所改变的外界条件均不相同,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从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物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乙图中t2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是 ,t5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是
(3)乙图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在这4个阶段中C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正反应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5)反应开始时加入的B的物质的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