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齐鲁,风扬天下”。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会徽《齐鲁风》以“山”字为基础形态,表意泰山,体现山东;中间一座高峰,寓意先进文化,又暗含孔子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泰斗地位。彩虹当空舞,鸟儿振翅飞,黄河水滔滔,三者的形态巧妙融合,象征着山东文化灿烂缤纷、源远流长,更预示着山东文化产业将要腾空飞越,而这一切,都被赋予一个诗意的名字和浪漫的想象。煌煌诗作《诗经》中,赫赫有述我齐鲁人文风情的《齐风》和《鲁颂》。现代与远古相对接,美术与文学相碰撞,产生了文博会会徽响亮的名字——《齐鲁风》。《齐鲁风》闪亮登场,凝聚了参与者的聪明才智,体现了公众的热情支持。
(1)文博会会徽《齐鲁风》的设计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8分)
(2)《齐鲁风》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苗登宇、副教授孙大刚等创作的,因此有人认为,文化创作源于文化创作者的想象。谈谈对这种观点的认识。(4分)
材料一 2009年9月15日-18日,党的17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建提出了新要求,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目标。
材料二全会认为,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探索形成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这就是: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新形势下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4分 )
(2)结合材料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目标,分析“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富有创新精神”的文化生活依据。(4分 )
(3)分析材料二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六条经验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6分 )
(4)分析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所体现的的价值判断的正确性。
材料一 2004年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5.83%,英国占7.61%,加拿大占3.8%,韩国占大约6%,而2007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GDP总量的2.6%”。美国一位评论家说,“中国的软实力中文化的吸引力还相对较弱,相比较于美国的电影、音乐和其他文化产品,中国似乎没有一个突出的享誉世界的文化品牌。”
材料二2009年4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指出,尽管受经济危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下行通道,但文化产业依然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有关专家指出:经济不太景气时,人们往往会在精神文化产品中求宣泄、找信心,会催生特殊的文化需求。由于文化产业这一特殊性,会使它与经济发展周期不完全重合,呈现出一定的“反经济周期”特性。
材料三 按照世界各国的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则会井喷。2008年中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文化产业处于爆发性成长的前夜。
(1)从政治的角度看,怎样才能改变我国的软实力中文化吸引力相对较弱的状况?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文化产业“反经济周期”现象
(3)在我国文化产业处于爆发性成长的前夜,请你从经济的角度为文化企业如何抓住发展机遇提几条建议
中国目前最终消费占GDP 比重与世界比较图(% )
(注:中国的储蓄率高达50%,居世界首位。从目前的经济周期阶段性和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来看,加快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增长,促进消费的可持续性尤为关键。)
(1)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角度,分析图表中反映的现象所造成的不良影响。(8分
(2)你认为国家应如何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2007年3月16日《食品天下网》报道:近日,北京市工商局对北京市岳各庄批发市场等处的环保餐具进行了突击检查。检查发现,部分集贸市场销售的环保餐具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特别是一些塑料餐具竟打着“降解餐盒”、“环保餐盒”等招牌销售。据介绍,该类产品是由一些无照企业或小企业生产,在原料配方上盲目大量使用含有滑石粉或碳酸钙的填充料,产品的乙酸蒸发残渣和正己烷蒸发残渣指标严重超标,消费者使用后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且它不易将解,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结合材料回答:
(1)我们应如何对待“降解餐盒”、“环保餐盒”?
(2)请为解决“降解餐盒”、“环保餐盒”出谋划策。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汽车、家电、手机等商品价格不断下跌,价格战此起彼伏,企业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1)从经济学上看,上述商品价格不断下跌是否符合价值规律?简述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2)上述商品价格不断下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根据上述原因,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企业怎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