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表现型 |
红眼长翅 |
红眼残翅 |
白眼长翅 |
白眼残翅 |
雌性 |
3 |
1 |
0 |
0 |
雄性 |
3 |
1 |
3 |
1 |
(1)红眼由 染色体 (A或a)基因控制;长翅与残翅由(B或b)基因控制。
(2)据(1)写出亲本的基因型: , 。
(3)孟德尔提出两大遗传定律采用了研究方法 。萨顿利用 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毛颜色有绿色、蓝色、黄色和白色四种,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只有显性基因B时羽毛为蓝色,只有显性基因Y时羽毛为黄色,当显性基因B和Y同时存在时羽毛为绿色。现有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甲、乙、丙均为绿色,丁为黄色,其中甲、乙为雄性,丙、丁为雌性。现将雌雄鹦鹉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此回答问题:
杂交组合 |
P |
F1表现型及比例 |
组合一 |
甲×丙 |
绿色:黄色=3:1 |
组合二 |
乙×丙 |
全为绿色 |
组合三 |
甲×丁 |
绿色:蓝色:黄色:白色=3:1:3:1 |
组合四 |
乙×丁 |
绿色:蓝色=3:1 |
(1)控制小鹦鹉羽毛颜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填“是”或“否”)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2)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的基因型分别是甲、乙、丙、丁。
(3)杂交组合三中F1代能稳定遗传的占,该组合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杂交组合二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有种,其中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概率为。
(4)若利用一次杂交试验就能判断出杂交组合一的F1代黄色小鹦鹉的基因型,则应选择组合三中F1代色异性小鹦鹉与该黄色小鹦鹉交配,若,则该黄色小鹦鹉为纯合子;若,则该黄色小鹦鹉为杂合子。
分析如图所示的家族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已知为伴X显性遗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
(1)已知I2、II6的家族无乙病史,则III1的基因型为。若III2与III3近亲结婚,子女同时患甲乙两病的概率为。
(2)若II2再次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已鉴定胎儿为女性,但医生仍建议不要生育,原因是仍有的患病概率。
(3)A、B属于非等位基因。那么非等位基因的实质是。
(4)如果I1与I2生一女儿,且不患甲病。则可能是亲本之一的在产生配子时异常。
(5)经查Ⅲ4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原因是其父亲形成精子过程中。
下图甲乙丙表示某动物(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分裂图像。图丁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阶段细胞数以及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的数目。请据图回答:
(1)图甲所示分裂时期对应于图丁的_____阶段。图丁的Ⅲ阶段对应于图______细胞。
(2)从数量关系分析图丁由Ⅰ→Ⅱ的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由Ⅱ→乙的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导致图乙中2,4号染色体上B、b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研究生物遗传物质的过程中,人们做很多的实验进行探究,包括著名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以下实验并回答问题:
A.将一部分S型细菌加热杀死;
B.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接种的
菌种见图中文字所示);
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见下图)。
①实验中的对照组有。
②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上述细菌转化过程中,起转化作用的是DNA。请利用DNA酶做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①实验设计方案:
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
第二步:
组合编号 |
A |
B |
C |
处理 |
不加任何提取物 |
加入提取出的S型细菌DNA |
加入提取出的S型细菌DNA和DNA酶 |
第三步:将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②请你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③通过你设计的实验,还能得出什么新的结论:。
下图为典型的农作物秸秆利用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问题。
(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此生态系统比自然生态系统优越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
(2)菌床和排出物的杂屑最终回田,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土壤中的有机物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必须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产生从而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最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从图中分析,此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
(4)某人分析此图发现秸秆共进行了三级的分级利用,为能更加充分地利用秸秆中的能量,他认为级数应该越多越好,你是否赞成他的观点?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