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等位基因经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形成的DNA片断长度存在差异,凝胶电泳分离酶切后的DNA片段,与探针杂交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根据该特性,就能将它作为标记定位在基因组的某一位置上。现有一对夫妇生了四个儿女,其中1号性状特殊(如上图),由此可推知这四个儿女的基因型(用D、d表示)正确的是 ( )
A.1号为XdXd B.2号为DD C.3号为XDXd D.4号为XDY
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 |
B.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BC段;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d所示的情况 |
D.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对应图3中的AB段 |
将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的蚕豆(2n=12)根尖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再让细胞连续进行有丝分裂。根据如图所示判断在普通培养液中的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标记情况依次是( )
A.12个b |
B.6个a,6个b |
C.6个b,6个c |
D.b+c=12个,但b和c数目不确定 |
如图表示基因型为YyRr的二倍体生物某细胞的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D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目是F~I时期细胞中的两倍 |
B.L时期基因组成可能为YYRR、YYrr、yyRR、yyrr |
C.E、M时期,由于遗传物质的解旋,染色体逐渐恢复为染色质 |
D.在G和I时期,细胞可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
右图是某雄性二倍体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排除它不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理由是( )
①有同源染色体
②有等位基因(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分别用A、a等字母表示)
③有成对的性染色体 ④没有联会 ⑤有染色单体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在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
A.有丝分裂的前期 | B.有丝分裂的后期 |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