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过量的粉中加入, 充分反应后,滴入溶液 |
溶液呈红色 |
稀将氧化为 |
B |
沉淀中滴入稀溶液 |
有白色沉淀出现 |
比更难溶 |
C |
箔插入稀中 |
无现象 |
箔表面被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D |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
试纸变蓝色 |
浓氨水呈碱性 |
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分别在:①氧气②空气③CO2中充分燃烧,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 B.③>②>① | C.②>①>③ | D.③>①>② |
用铝箔包装0.1 mol金属钠,用针扎出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取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标准状况)为()
A.O2和H2的混合气体 | B.1.12 L H2 |
C.大于1.12 L H2 | D.小于1.12 L气体 |
把镁粉中混入的少量铝粉除去,应选用的试剂是()
A.稀盐酸 | B.新制氯水 | C.烧碱溶液 | D.纯碱溶液 |
铝在人体中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铝在下列使用场合须加以控制的是()
①制铝锭②制易拉罐③制电线④制牙膏皮⑤用明矾净水⑥制炊具⑦用明矾和小苏打作食物膨化剂⑧用Al(OH)3制胃药⑨制防锈油漆
A.①②④⑤⑥⑦⑧ | B.②⑤⑥⑦⑧ |
C.②④⑤⑥⑦⑧ | D.③④⑤⑥⑦⑧ |
0.1 mol Mg粉分别在足量的O2、CO2、N2中燃烧,生成固体的质量依次为W1、W2、W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W2>W1>W3 | B.W1=W2>W3 |
C.W1>W2>W3 | D.W3>W2>W1 |